◆ 相关新闻列表
  美财政部经济学家Kare...   [4782]
  佩洛西:安倍应道歉   [5093]
  IMF女掌门拉加德:愿加...   [6824]
  俄杜马主席对俄罗斯经济发...   [6545]
  马丁·雅克:中国发展趋势...   [8230]
  美国务卿:伊核谈判“艰难...   [8442]
  习近平:坚持两岸关系和平...   [6758]
  法国前总理说丝绸之路经济...   [6977]
  福布斯公布2015年全球...   [6559]
  希拉里用私人邮箱处理公务...   [8263]
  马云回应美律所:敢上市 ...   [5447]
  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中瑞...   [6326]
  抄底欧洲 巴菲特紧跟李嘉...   [7665]
  麦凯恩力阻主力航母访华:...   [6486]
  查克·哈格尔警告北约保持...   [8236]
  OPEC秘书长:油价下跌...   [9427]
  陆磊:降准利于百姓就业 ...   [6359]
  索罗斯:欧洲必须救助乌克...   [7129]
  “金砖之父”奥尼尔:千万...   [6452]
  奥巴马:低油价不会一直持...   [7846]
  格罗斯:好日子结束 应对...   [7223]
  德副总统:俄陷入混乱不符...   [6078]
  债王冈拉克:美国利率今年...   [5332]
  金正恩谈对外关系:美国对...   [6840]
  毕美家:不存在“中国粮食...   [7552]
  奥巴马提名阿什顿·卡特为...   [8390]
  巴菲特捐款2.5万美元 ...   [7229]
  刘宝华:中国正由核电大国...   [7113]
  王海再“打假”:极草片涉...   [6187]
  霍金警告:人工智能可能使...   [8421]
刘杉:中国经济已触底将回升
来源:侨报      编辑:世界名人网新闻中心     时间:10/12/2012      点击次数:4320

    对一直寻找中国经济底部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或许幸运地达到了目的。

 

    尽管最新公布的三季度GDP增速仅为7.4%,低于前两季度,但中国出口表现良好和投资回升,将使中国经济在三季度完成触底,并在四季度开始回升。

 

    海关统计显示,9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3450.3亿美元,增6.3%,其中出口1863.5亿美元,增9.9%,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在7月出口跳水后,9月即创单月纪录,显示出口鼓励政策效果显现,当然,圣诞订单也是刺激出口的重要因素。

 

    出口表现优异意味着外需回暖,其中对东盟出口增幅较大,对美国出口9月环比增长,而美国消费增长也支撑中国对美出口。美国商务部11日公布数据,9月零售和餐饮服务业销售额较前月增1.1%,实现连续3月增长。若美国消费能稳步走高,有助于中国经济触底反弹。

 

    鉴于上半年投资增速下降及消费大幅增长尚需时日,出口反弹对增长意义重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变化也透露经济企稳信息,9月PPI同比降3.6%,环比降0.1%,但环比降幅收窄,而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涨0.1%。购进价格上涨,显示生产企业去库存可能告一段落。

 

    当然,仅凭一月数据变化尚不能确定经济已触底反弹,但在各国同时采取刺激政策情况下,中国出口反弹,再加上短期投资刺激,宏观经济应该走过了最困难阶段。

 

    一方面经济出现反弹迹象,另一方面消费价格指数(CPI)保持稳定,表明刺激政策负作用并不明显,但考虑到经济回暖将伴随价格回升,因而货币政策仍应保持谨慎放松思路,避免通胀回头。

 

    两个主要因素影响物价稳定,政府要在防通胀与稳增长间平衡,一要关注出口增长导致的外汇占款增加,二要注意大宗商品价格变化。

 

    外汇占款大幅增长局面不在,但短期顺差再现会增加基础货币供给。

 

    9月货币供应速度明显提升,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4.37万亿元,同比增14.8%,超过年度目标增速,狭义货币(M1)也比8月末高2.8%,比上年末低0.6%。

 

    货币增长较快与货币宽松政策有关,但也要注意出口增长产生的贸易顺差引发外汇占款再度增长。扩大出口是稳定增长的最有力手段,因而出现顺差难以避免,若再加上资金外流局面逆转,则国际收支顺差可能出现持续小幅增长,因而中国央行需要严格控制货币池子,谨慎调降存款准备金比率,避免广义货币增速过快。

 

    美国QE3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考验人民币汇率政策。

 

    受欧美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风险持续存在,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原材料和石油价格变动必然引发各国进口价格上涨,即便美国也无法避免,美国劳工部11日数据显示,美国9月进口物价指数增幅超预期,就是因全球石油价格上涨所致。

 

    当然,抑制输入型通胀最好办法就是本币升值,但这无疑会影响出口,中国在出口形势向好情况下,不可能让人民币保持升值趋势。18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首次突破6.25,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再次显示升值压力。

 

    既要维持出口局面,又要抑制物价反弹,中国需要在政策平衡中找到支点,就目前情况看,最佳办法就是谨慎使用存准率工具,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增加流动性。央行16日通过7天逆回购向市场注入180亿元资金,通过28天逆回购向市场注入580亿元资金,再一次体现央行谨慎放松货币的态度。

 

    经济回暖也会拉动价格,9月PPI虽环比继续下降,但在分类指数中价格多数上涨,包括原材料、生活资料、一般日用品等,这会传导给CPI,未来CPI存在上涨预期。

 

    经济向好值得期待,物价也存反弹压力,年内央行再次降准可能性不大,同时考虑到房地产调控持续性,央行也难以再次降息。(作者系南开大学国经所客座教授)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世界名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