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美财政部经济学家Kare...   [4782]
  佩洛西:安倍应道歉   [5093]
  IMF女掌门拉加德:愿加...   [6824]
  俄杜马主席对俄罗斯经济发...   [6545]
  马丁·雅克:中国发展趋势...   [8230]
  美国务卿:伊核谈判“艰难...   [8442]
  习近平:坚持两岸关系和平...   [6758]
  法国前总理说丝绸之路经济...   [6977]
  福布斯公布2015年全球...   [6559]
  希拉里用私人邮箱处理公务...   [8263]
  马云回应美律所:敢上市 ...   [5447]
  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中瑞...   [6326]
  抄底欧洲 巴菲特紧跟李嘉...   [7665]
  麦凯恩力阻主力航母访华:...   [6486]
  查克·哈格尔警告北约保持...   [8236]
  OPEC秘书长:油价下跌...   [9427]
  陆磊:降准利于百姓就业 ...   [6359]
  索罗斯:欧洲必须救助乌克...   [7129]
  “金砖之父”奥尼尔:千万...   [6452]
  奥巴马:低油价不会一直持...   [7846]
  格罗斯:好日子结束 应对...   [7223]
  德副总统:俄陷入混乱不符...   [6078]
  债王冈拉克:美国利率今年...   [5332]
  金正恩谈对外关系:美国对...   [6840]
  毕美家:不存在“中国粮食...   [7552]
  奥巴马提名阿什顿·卡特为...   [8390]
  巴菲特捐款2.5万美元 ...   [7229]
  刘宝华:中国正由核电大国...   [7113]
  王海再“打假”:极草片涉...   [6187]
  霍金警告:人工智能可能使...   [8421]
帝国梦:普京的索契
来源:中国经营报      编辑:世界名人网新闻中心     时间:2/22/2014      点击次数:7115

2014年,索契,普京用一场体育盛会的开幕式来向世界解读俄罗斯。世人都在盯着俄罗斯人将如何表现苏联那段多被负面评价的历史,结果他们将表现重点放在历史、地缘、经济、科技、艺术成就上,而漂亮地回避了意识形态。硕大的斯大林头颅也仅被作为那个红色时代的一个符号出现,而那个时代则被对工业成就的渲染轻松带过。斯大林的形象甚至没有那位貌似斯达汉诺夫的煤矿工人形象更鲜活。

既然普京意在借这届冬奥会塑造一个复兴中的俄罗斯国家形象,那么对俄罗斯的中肯评价就不能仅限于一场开幕式,或一届奥运会。所以,拿那个没打开的五环说事并非别有用心。即使五个环都打开了,俄罗斯人仍要回答一系列让他们尴尬的问题:开幕式上被视为国家荣耀而被反复表现的航天产业如今缘何萎缩、衰落?被回避的历史议题缘何让编制统一历史教科书的学者们艰难揣测?豪掷500亿美元办冬奥会的背后缘何是高油价背景下仅1.3%的GDP增长率?而流传久远的奥运经费被大肆贪污的传闻到底是真是假?开幕式上被云雾遮住的阿布哈兹和南奥赛梯(俄格争议地区)两部分的格鲁吉亚版图,成为普京恢复苏俄帝国雄心的侧面体现,但俄罗斯的实力和心理建构还撑得起一个帝国吗?

俄罗斯在奥运史上的这一笔必会被铭记,如无意外它对俄国家形象也终会有正面影响,但若将冬奥会的成功附会成俄罗斯国运昌隆,那就太失真了。从发展趋势看,俄罗斯仍处于下降通道,甚至尚看不到谷底何在。

一件价值500亿美元的奢侈品

普京在2012年重新回到总统宝座上,用他在竞选文章中的话来说,他重当总统是为了“建立一套足以保证俄罗斯主权和民众未来几十年福祉的健康国家体制”。他将俄过去1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率归功于自己和自己的团队,以此证明自己有资格再当总统。但当年俄经济就交出GDP增长3.4%的尴尬成绩。2013年年初,总理梅德韦杰夫提出“保五”的目标,年底交出的成绩单却是1.3%。从2012年到2013年,国际石油价格一直维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但这也没能让将能源出口作为主要经济支撑的俄罗斯维持住从1998年到2008年平均6.9%的GDP高速增长。

就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献上了花费500亿美元打造的索契冬奥会。

2008年经济危机,俄诸多支柱型企业还不上欠西方金融机构的贷款,面临着“国之利器”被收购的危险。结果,在中国前任总理温家宝对俄的访问中,普京直接提出了“石油换贷款”的计划,让踯躅不前的中俄东西伯利亚石油项目迅速敲定。而中方给俄的贷款额为250亿美元。

为了拯救这些大企业,普京拿出钱来分发“诸侯”,那笔救命钱总额则为500亿美元。

那场危机让俄2009年GDP负增长7.9%,让标准普尔公司调低俄银行信用等级,让远离俄民众多年的超市货架空荡、无法从银行中提取存款等现象重新出现。这些都说明了25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这两笔“救命钱”的重要价值。

所以,这次冬奥会“标价”500亿美元,确实算得上是一件“奢侈品”了。它也成了历史上最昂贵的一届奥运会,将耗资400多亿美元的北京奥运会也甩在了身后。

经济拮据还拿出巨款来办比赛,也难怪俄国内外“打肿脸充胖子”的指责不绝于耳。想必普京也意识到这一点,这才在多个场合强调索契冬奥会花费为2140亿卢布(合62亿美元),其心腹团队中专门负责冬奥会的科扎克也在近来多次采访中强调这一数字。但没承想上月总理梅德韦杰夫接受CNN采访时则给出500亿美元这一数字。这让俄反对派领袖涅姆佐夫在博客中将普京一顿嘲笑,暗指梅德韦杰夫为“猪队友”。涅姆佐夫和另一位知名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内所做的独立调查均得出这届冬奥会花费500亿美元的结论,与梅德韦杰夫给出的数字相符。

62亿VS 500亿,恰如梅德韦杰夫所言,这是计算方法不同导致的。前一个数字没有将对索契的大规模基础投资算进去,因为这些投资在冬奥会后仍将发挥作用,不应被视为此次冬奥会的花费。但反对派的报告在西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使得国际舆论中普遍采用500亿这个数字为索契冬奥会“标价”。在国际新闻信息采集中主要受英文媒体影响的中国媒体也跟着普遍采信了该数字。

或许梅德韦杰夫给出500亿数字之后的评价算是比较中肯:“从奥运标准衡量,原先的索契几乎一无所有,俄政府起初就清楚在这里的投资不会是一笔小钱。”

按照普京和科扎克的逻辑,索契冬奥会不仅仅是一次体育盛会,更是一笔国家主导的大项目建设,未来将影响深远。但即便考虑到这一因素,62亿美元也还是让人难以信服。无论如何,索契冬奥会都是一件“奢侈品”。

补充一条重要信息,根据中国俄罗斯问题学者冯玉军等编写的《2013年俄罗斯战略形势评估》,截至2013年10月1日,俄外债总额达到7196亿美元,而经济危机前该数字为5345亿美元。想想危机后普京借钱、发钱救命的种种困窘举措,花大钱举办索契冬奥会明智与否便更可见仁见智。

被冷处理的“贪腐”丑闻

若从花费角度来审视这届冬奥会,有一段历史倒颇可拿出来把玩一番。俄记者叶甫盖尼娅·皮斯缅娜娅在专门介绍曾为普京权力体系重要成员库德林的《库德林体系》一书中,介绍了普京与奥运会最初的渊源。早在1995年,这位未来的总统就曾准备过一次奥运会申办。当时他尚在圣彼得堡市政府任职副市长,辅佐自己的政治领路人索布恰克。一年前,这座俄罗斯北方之都举办了友好运动会,尝到甜头的索布恰克及其幕僚打算举办更大规模的盛会来扩大圣彼得堡的影响,进而发展地方经济,于是他们想到了奥运会。一次国外考察结束归来后,索布恰克在会议上要求政府制定计划,申办2004年夏季奥运会。按照他的设想,只要圣彼得堡一提出申请,国外投资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

其实现在回头想想就可以发现这个计划多么不切实际,苏联解体之际甚至险些闹出饥荒的这座城市,后来靠着“石油换食品”计划才得以渡过难关,普京也是在这一计划中遭遇自己第一次政坛丑闻。这种背景下根本不可能申办成功,甚至也不会有人支持申办。果然,该计划直接被时任总统的叶利钦以没钱为由否掉了。但是,直接负责申办准备的普京和库德林已经做了申办计划。结果,这计划反倒在10年后用上了。

2005年,普京决定支持已经第三次申办冬奥会的索契。他在视察时与心腹们商讨申办大计,在座的库德林直接提起了10年前准备好的申办计划,并给出自己的申办原则:“国家要全力支持,要建设最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不必告知公众谁负责财政问题。”

该书作者认为,索契申办成功与1995年制定的计划以及库德林所提的原则密切相关。这判断有多少依据不好说,但库德林三原则的最后一条却值得细细把玩。显然,当时库德林就注意到了财政问题在举办这种大型活动中的敏感。这种小心想必也不是没来由的,1996年圣彼得堡政府确曾为申办2004年夏季奥运会拿出钱来做准备,但这笔钱的开销却不明不白,被一些势力拿去渲染。

盘点本届冬奥会开幕以来的负面报道,有关运动会总花费和巨额贪腐丑闻恐怕是最让普京感到头疼的。这些恰恰说明了库德林当年所虑的精明。当然,他的主张肯定是不值得正面评价的。而且,普京最终也没能按照他说的那样将财政情况保密。尽管如此,贪腐丑闻还是让其陷于被动。

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滑雪运动联合会主席卡斯帕爆料称这次冬奥会总投资三分之一都被贪掉了。普京和科扎克连忙否认,并随后对该议题冷处理。但实际上,自从索契冬奥会开始筹备,贪腐、强拆、黑帮等种种丑闻就从未停过,以至于俄民众自己在面对民意调查机构的询问时,都大多给出“办冬奥会主要是为了让官员们可以在建设中中饱私囊”这样的判断。

在俄罗斯这种政治体制下,这种指责,无论来自具体的人还是普罗大众,大抵都无法确证,因为执法系统、司法体系完全听令于普京个人,普京掌握着垄断性政治权力,任媒体掌握再多的政坛丑闻,都很难一下子撼动体制。在安全局的护佑下,俄罗斯新闻界的水是极深的,想想普京时代那些至今查不出死因的揭黑记者、反对派领袖就可想而知了。

但即便无法确证,这些指责都会被迅速传播并获得极高的认同度。此间,贪腐问题就像普京时代其他时刻一样,主要表现为外界及民众对官僚体系的绝对不信任、对身边贪腐现象的切身感受以及在“透明国际”那里与非洲国家比肩的廉洁指数排名。所以,当针对普京集团的贪腐指责出现,它会极为轻易地就被传播出去,并且被大多数人所相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么好的传播效果和认同度恰是普京和他的官僚们自己培养出来的。

虚幻的大国地位

另一个让普京感到不满的问题应该是西方领导人对开幕式的缺席。美国、德国、英国等主要西方大国元首或政府首脑都拒绝出席,潘基文、习近平、安倍晋三等领导人的出现虽撑了场面,却恐怕难以消除普京心里的遗憾和愤怒。

10年前,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包括布什、胡锦涛、希拉克在内的45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了庆典。那一次真可谓高朋满座,位居领导人中间位置的普京可谓志得意满。而这一次,场面更加热闹,活动规模更加盛大,但普京身边的宾朋们却少了很多。10年间,这变化可真大。细细想来,这恰恰证明了俄罗斯地位与发展趋势在发生着逆转。

西方领导人们抵制索契,理由是反对俄通过反同性恋宣传法案。但假设西方国家同俄仍像10年前那样有足够多需要携手处理的难题,并且俄的发展在维持向好的趋势,那么西方领导人们再怎么样都会赶来登门道贺,哪怕俄杜马通过更加刺激神经的法案。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最热的国际议题转移到亚洲东部已经有许多年了。“北约东扩”和“反导系统”这两大当年将俄罗斯与西方联系起来的议题早已不再作为热门国际议题出现。可以说,几轮天然气“冷战”之后,俄罗斯就失去了让西方正视的理由,不论是作为伙伴还是敌人。

小布什曾经凝视着普京的眼睛,在里面寻找灵魂。但如今奥巴马见了普京总是爱搭不理。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中,俄开始扮演摇摆角色,一如当年的中国。中美则如当年的美苏一样成了主轴关系。俄罗斯今日的真实外交地位远不是叙利亚和斯诺登等战术胜利所能掩饰的,尽管普京在叙利亚问题上表现出十足的老辣。

10年前,普京确实拥有着希望,他重整了俄罗斯的河山,拥有着发展的契机。但今天,面对让几年的发展机遇空空流逝并且仍被普京的权力体系所束缚的俄罗斯,西方只会甩来一个冷脸。

而俄失去的最大的发展机遇就是经济结构的转型。俄罗斯正逐渐成为依靠资源过活的国家,这几乎已是公论。航天产业的“十连败”、造不出新航母、黑海舰队一度没了潜艇、新武器屈指可数、20年来难见重大科技创新、选举时所用的监控摄像头从中国台湾进口、拖拉机从中国内地进口等事实都在说明俄正逐渐吃光前苏联留下的工业老本而堕入能源输出国行列。

过去俄罗斯可以用卖油和天然气的钱去发展自己的工业、科技,但眼下高油价都无法维持其理想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俄制造业、科技产业也不见亮色。也就是说,俄哪怕现在潜心搞产业转型,所能投入的资源也不会如当年那般巨大了。当然,不考虑经济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影响过大这一因素,靠卖油卖天然气过活未尝不可。但如果是这样,俄就不再是一个大国。更何况中东资源富有国也都在谋求转型,这更凸显了俄罗斯产业路径上的落后。

造成俄罗斯这些经济、产业和制度困境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普京及其权力体系绝对是脱不了干系的。一如眼下冬奥会的贪腐丑闻,不管被贪掉的钱占比多少,这种现象都在俄各领域广泛存在。多本专著都在用“攫取”而非“贪污”去指代俄罗斯的贪腐问题,而这些恰是造成俄今日窘境的最主要直接原因。其实这一点并不奇怪,普京权力体系的本色仍是寡头政治,普京再反寡头也掩盖不了他这一权力实质。当年寡头群体选择了叶利钦为利益代言者,今日不过是换成了普京,尽管普京让寡头群体内部实现了换血。而寡头群体则是拜对前苏联资本的野蛮分配所赐,这个群体从根子里就只懂得抢夺,而对健康的资本主义制度嗤之以鼻。恰如曾在俄摔过跟头的“金融大鳄”索罗斯所言,俄罗斯最根本的矛盾存在于野蛮资本主义和健康资本主义这两种秩序之间。

普京之后必有普京

通过上述分析,一个古怪的事实凸显出来:正在逐渐衰弱的俄罗斯却总以大国自居,它的种种行为都是以大国、甚至一流大国的标准对自己进行衡量后的结果。花大钱办奥运,外交上谋求恢复帝国,顽固地相信可以将自己出口的拳头产品当作谋取地缘利益的手段,固执地回忆着昔日的大国荣光而对军力疲敝、航天破败等事实选择性失明,这些都在诉说着这个民族真实实力与其雄心之间的不匹配。

这些不仅仅是普京自己的选择,因为他可是俄罗斯人自己选出来的。普京如今虽只享有俄3~4成选民的支持,但他仍是支持率最高的政治人物。他花钱办奥运、以不当的方式插手乌克兰事务又都是他摸清了民众心理底色之后的选择。从1996年第一次尝试办奥运会到今日的天价冬奥会,普京走过的是一条勒紧裤腰撒钱的道路,但他清楚,民众喜欢这种领导人,就像他们崇拜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一样。这些领袖无一例外地都被认为是帝国和大国荣光的巩固者。这三位全都出现在开幕式中,或许也不是一个巧合。当然,走上街头反对普京的民众不是这样的,但是他们人数太少了,普京清楚最广大的普通民众心里是如何想的。

这些最广大的民众当然反对腐败,当然不愿看到国家在具体领域的衰落,但是他们迷信沙皇一般的人物,迷信这个人与普通官僚不同,相信这个人是唯一可以支持和信赖的人。普京在努力成为这个人,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所以这才有他在2007年一手托起统一俄罗斯党,又在一年后托起梅德韦杰夫的神奇表现。当然,今日民众的迷信肯定不同于沙俄时代,但逻辑路径是一致的。

去年,普京正式宣布了自己在新任期内的政治路线:保守主义。这是在经历了大示威之后的选择。不要用中国的思维去思考这个决定,因为俄罗斯有选举。普京这样做就是因为他相信那个“最广大民众”仍然在占据大多数,他无需取悦走上街头的民众,后者仍无数量优势。

普京曾经最重要的政治智囊苏尔科夫留给普京的遗产是丰富的,在文稿中,苏尔科夫留下这样的文字:“俄罗斯思维和文化实践有如下特点:重综合(行情 专区)轻分析、重理想主义轻实用主义、重形式轻逻辑、重直觉轻理性、重整体轻个体”“中心化、个人化、理想化是俄政治文化中最突出的特征”“地位越高、距人民越远的人或组织越容易被人民信任,因为他们容易被理想化”“俄罗斯的理想主义就是,从整体上去理想化地、情绪化地、直觉地认识一个世界,当这种理想破灭了,这个世界也就被抛弃了。我们总是整体地爱一个世界,整体地抛弃一个世界”“俄罗斯人总是希望依一个理想建立一个世界,建立它的目的是一劳永逸地进入理想状态。布尔什维克革命、戈尔巴乔夫改革、九十年代自由派改革都是这样。这种理想很容易破灭,所以俄改革和革命很容易以民众失望告终”“分裂选民,团结人民”。

这些总结毫无疑问是极为准确、极为精辟的,普京努力去做那个被理想化的“沙皇”,并且给民众以种种许诺、带着他们做种种“大事”,就是因为他掌握了民众的这种政治特征。

所以,这个索契冬奥会无论花多少钱都要办,乌克兰也无论花多少钱都要留在俄罗斯身边。

可惜,民主在俄短期内没有机会了,上世纪90年代伪民主已将其败坏殆尽。但是,它留下了选举民主和新闻自由,让今日的普京尽管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沙皇”,却无力回到前苏联时代。

国内许多论者都在称赞这次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对历史问题没有回避,尤其是苏联那段历史。但在我看来,判断恰恰相反,俄罗斯人回避了意识形态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而单纯地去抽象反映那个时代的工业进步。当然,作为一届奥运会的开幕式,没有必要去探讨严肃的政治问题,但仅凭开幕式上出现红色就认为俄罗斯人可以平静地对待过去那段历史,那就谬以千里了。俄罗斯人恰恰没有经历足够的历史反思,这才有观念上种种落后之处。历史学家们被普京命令统一历史教科书,但却留下31个难以解决的历史难题给普京去回答。那里面包括如何评价斯大林、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这样的问题。这从一个视角解释了俄当下社会观念的混乱和难以统一。

观念进化的困难使得民众的观念仍十分落后,这才会有普京这样的政客。而他则在享受着这种观念落后,并努力达成一种循环,维持观念进化的缓慢速度。

之所以认为俄罗斯仍未看到衰落谷底,就是因为俄民众仍未找到面向未来的政治观念。如此,普京之后还会有另一个普京出现。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世界名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