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文在寅生日场面大:地铁做...   [6983]
  舒印彪:中国国家电网充电...   [7092]
  日媒:特朗普不愧是商人 ...   [7601]
  日本央行行长:超宽松货币...   [6873]
  菲利普·哈蒙德认为欧盟成...   [7112]
  英拉被曝已向多国寻求庇护...   [7442]
  中国李克强会见比尔·盖茨   [8526]
  卡什卡里强调应暂停加息,...   [6572]
  泰警方再次扩大英拉行踪调...   [6925]
  美7万余人向白宫请愿要求...   [7392]
  特朗普年初元首通话内容遭...   [6756]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中...   [6726]
  硬汉普京自己说已躲过5次...   [7019]
  美国谴责伦敦袭击事件 特...   [7826]
  特恩布尔用教训中国补偿自...   [7442]
  奥巴马在视频中公开支持法...   [6843]
  马云访阿根廷签战略合作 ...   [6250]
  布莱尔宣告重返英国政坛 ...   [7159]
  戴维·利斯纳尔宣布法国2...   [6519]
  英首相特蕾莎:英国对直布...   [5993]
  特朗普致电普京愿协助俄回...   [7102]
  特朗普要踢开WTO了   [6793]
  巴菲特:大选后买了120...   [6570]
  休斯顿将2月2日定为“姚...   [7910]
  朴槿惠沦为受贿嫌疑人 韩...   [6045]
  王健林开年第一天团拜会 ...   [6059]
  苹果CEO库克:将对特朗...   [6314]
  美参议院通过赵小兰出任运...   [5743]
  崔天凯:中美应摒弃零和游...   [6029]
  潘基文对报道其“受贿”媒...   [6029]
陆克文驳斥个别西方学者的“中国崩溃论”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世界名人网新闻中心     时间:5/7/2015      点击次数:6548

澳大利亚前总理、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陆克文4日在亚洲协会发表演讲,从经济、政治等角度公开驳斥个别西方学者的“中国崩溃论”。

在当天中午发表正式演讲前,“中国通”陆克文首先用流利的中文向与会者寒暄。陆克文在随后的演讲中说,自己两周前刚刚到过中国,今天的北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几无二致。

“与大街上的普通中国百姓闲聊,发现中国百姓最关心的是就业、子女教育等问题。中国的发展变化不仅是通过百姓穿着和服装体现的外在变化,经过30多年来的经济改革,中国取得的成就是惊人的”。

针对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沈大伟今年3月份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提出的“中国崩溃论”,陆克文说,沈大伟的看法缺乏理性基础,用中国话说,简直是“胡说八道”。

陆克文说,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中国领导人称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进入“温和的高速增长”阶段。过去30年,西方习惯于中国经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当中国经济增长率变为7%或8%左右时,就以为天要掉下来,这种看法是荒谬的。

陆克文表示,第一,历史表明,当一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发展阶段,经济会从快速增长调整进入较慢发展阶段,中国也不例外,这是正常现象。

第二,中国正在经历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旧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以及依靠出口、国有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依靠个人消费、服务业、私人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环境因素的转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现在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经济发展速度。

第四,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全球经济放缓的态势也对中国经济增长提出挑战。

陆克文认为,预计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6%以上。自己对中国经济增长表示乐观,对未来六、七年中国经济增长充满信心。

陆克文还从政治经济角度驳斥了“崩溃论”。陆克文说,首先,有人质疑中国地方债务比例过高。中国中央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在着手解决;地方债务问题是“内债”而不是“外债”。按照债务占GDP比率来计算,中国中央政府的债务低于美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因此,中国政府有能力解决债务问题。

其次,关于地区收入不平衡和城乡差距问题。陆克文说,中国经济改革是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的,并延伸到中部和西部,因此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居民也最先从经济改革中受益。现在中国已经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策略,未来将使中国西部省份受益。

陆克文还从国有企业改革、服务业创造就业能力等方面逐一解读和驳斥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他说,中国政府并没有回避所面对的问题,能正视存在的问题并正在着手解决。

陆克文还表示,对未来的中美关系持乐观看法。他说,悲观是懒人的做法,列出问题清单,还要列出正面的东西,并从中提取正能量。中美关系存在共同利益,在环境污染、反恐、气候变化,以及对抗全球传染性疾病等方面都有加强合作的空间,都将有利于中美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世界名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