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土家锦获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亚洲名产”称号,有效期自2012年10月11日至2014年10月10日。
土家锦是土家族生产的传统手工织锦,当地称“打花”。因主要用作铺盖(被面)亦常称为“土花(打花)铺盖”,土家语称“西兰卡普”。传统土家锦以棉线为经,各色棉、毛、丝等纤维为纬,斜型腰机,通经断纬手工挑织,彩纬满铺显花。纹饰大多采用各种花鸟虫草走兽和生活用具,经抽象概括为象征性和几何形图案,配色浓烈鲜艳,有粗犷、朴质、敦厚、绚丽的民族风格。
历史 产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锦,历史源远流长。
《后汉书》有哀牢夷“织文革绫锦”的记载。明代称“斑布”。宋代称“溪布”、“溪洞面”。因品种以铺盖(被面)为主,故又称打花铺盖。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锦,传说有一位叫西兰的土家姑娘,能用各种彩色丝、棉线织出绚丽多彩的花布,连山上的蜜蜂,都会被姑娘织造的花布所吸引。后来,她因寻求一朵含苞待放的白果花而遇难。人民为了纪念她,把土家锦取名为“西兰卡普”。
特点 土家锦主要有打花铺盖(土家语西兰卡普)和花带两大品种。
其中西兰卡普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采用“通经断纬”的挖花技术,分为“对斜”平纹素色系列和“上下斜”斜纹彩色系列两大流派。西兰卡普使用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织造,其技艺流程主要由纺捻线、染色、倒线、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挑织等12道工序组成,另以“反织法”挑织成图案花纹。花带是土家锦中普及面更广的品种,它采用“通经通纬”的古老“经花”手法,几乎不需专用工具即可在织造者两膝间完成。
土家锦的主要原料是丝线、棉线和毛绒线。织造方法沿用古代斜织机的腰机式织法,把经线全拴在腰上,以观背面,织出正面。这必须对样式花纹及色彩勾勒有纯熟的记忆才能织好。织出来的产品美观整齐,结实耐用,光泽永存。图案有“四十八勾、岩墙花,“单八勾”、“双八勾”,人物,花草等。画面多姿多彩,用色常借鉴艳丽的鲜花、鸳鸯的羽毛、天空的晚霞和雨后彩虹,色彩秀丽,自然生动;也有的受宗教绘画的影响,具有素雅、古朴、沉着的特点。在纹样组织结构上,多以菱形结构、斜线条为主体,讲究几何对称,反复连续,共有上百种传统纹样。
品种 土家锦品种有被面、披甲、背袋、坐垫、椅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