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俄罗斯高考让教辅业蓬勃发展 培...   [3418]
国侨办外派华文教师达700人 ...   [2397]
中国留学生获任釜山旅游大使 助...   [1024]
中华文化在布达佩斯落地生根:李...   [1751]
涉公共事务 西班牙百年名校迎首...   [1613]
汉语报纸中餐厅 韩国大学校园吹...   [1803]
“洗碗工”考上牛津大学 贫民窟...   [4285]
“九州日中俱乐部”成立仪式及纪...   [1194]
中国驻福冈总领馆与九州中国学友...   [3406]
《非诚勿扰》法国场宣传片开拍 ...   [1342]
在英华人留学生屡遭种族歧视犯罪...   [1027]
澳洲教育厅长:华人家长应多和校...   [2562]
美国《纽约时报》开设中文班 员...   [1325]
国际生申请人数剧增 美国高校提...   [2154]
来看哈佛大学的招生标准   [3428]
印度毕业生成堆 企业叹难觅人才   [2513]
朝鲜有钱人让孩子学外语防范不稳...   [1427]
看看世界各国的“高考”制度 多...   [4107]
中国与加拿大 教育见闻与思考   [2164]
贵州师范大学立足主课堂拓宽主渠道唱响主旋律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纽贝兰教育学院新闻中心     时间:5/5/2014      点击次数:5387

近年来,贵州师范大学通过“立足主课堂、拓宽主渠道、弘扬主旋律”,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持久动力,外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有力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5月5日,贵州师大党委组织部部长汪海波向记者介绍了一组数据:学习实践基地313个,义务支教基地31个,“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30个,志愿者进社区等服务基地7个。这是该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扎实步伐。

春风化雨育芳菲。贵州师大有着深厚的办学底蕴、优良的育人传统,坚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近年来,该校通过设立“思贤大讲堂”(包括“三海风流”系列讲座、“弘文大讲堂”、道德讲堂),先后邀请著名学者于丹、易中天,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田心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曹顺庆,中国传播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蒋晓丽,省文联主席顾久、省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事理事长蔡顺华等,为师生作了“感悟中国智慧”、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寸草报春晖、共圆中国梦”等道德专题讲座,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贵州师大校长伍鹏程对记者说,该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讲教师每学年授课率达100%,开展“寸草报春晖·共圆中国梦”道德讲堂专题宣讲,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全省首个文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等,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充分发挥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蕴藏的深刻内涵。

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丰富多彩校园文化中,形成了师大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五四”等主题系列活动月,体育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平台,让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定期开展的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感染力强、艺术性高的大型文艺活动,

师生们自排、自演,在校园里传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唱响红色经典的动人旋律,歌颂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演绎感人肺腑的各类人生,激发起校内外众多观众的强烈共鸣。大型红色经典诗歌朗诵节目《走向纪念碑》曾获贵州省教育系统红色经典朗诵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精心打造的廉政文化作品在贵州省第二届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中获得多个奖项。2009届优秀基层选调毕业生张净晓感叹说:“贵州师范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理念是开放的,模式是多元的,思路是创新的,哪一种性格的同学都能找到实现自我发展的天地。”

大爱无私化春泥。贵州师大党委书记韩卉说,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抓手。学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拓展志愿者服务领域,先后打造了“爱心家教”、“润苗计划”、“快门三秒”、“善映计划”等实践育人特色项目,涌现出了“中华儿女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志愿者”等大批先进典型。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该校2011级研究生傅振说,贵州师大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是突出,而且政治素养过硬,富有正义感和爱心,我现在所做出的公益成果都是大学时在班级、学院、团委组织各类公益活动中锻炼并积累的经验。

践行党的宗旨、执行群众路线关键在于行动,贵州师大正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励志成才的实际行动,诠释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纽贝兰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