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留澳学子欢庆中秋国庆大型公益音...   [6014]
国际大学协会第十五届大会在泰国...   [5825]
中国教育部:上海合并本科一、二...   [6187]
北大迎4380名新生 农村学生...   [5217]
美国大学教学方式值得借鉴   [8604]
南开大学大幅增加“寒门学子”录...   [6220]
从乡村来到乡村去 南京首批定向...   [6354]
中国教育部启动高校“双一流”建...   [5367]
美国大学的7种教授(图)   [7956]
大批中国留学生在美无照驾驶(图...   [7424]
“哈佛风”搅热中国小村庄 演绎...   [6387]
巴黎国际大学城韩国楼动工 20...   [6552]
香港学者:香港国际化的教育方式...   [6704]
美国贝勒大学校长辞去职务 称出...   [6349]
日本九州7县将建求职信息网站 ...   [6326]
中国内地5所高校跻身世界大学声...   [8325]
北大用App考勤学生体育锻炼 ...   [6733]
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免申请费活动即...   [6478]
文科商科H1B申请之难点   [8335]
中国甘肃为“丝绸之路”带沿线国...   [5273]
华人留学生海外打工并非只为补贴...   [6742]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产业保持高增长   [6526]
中国在美留学生春节期间考试扎推...   [7405]
加元走低 加拿大高校或吸引更多...   [7596]
留美学生必看!2016年美国S...   [7614]
中国在美留学生缘何难过社交关   [7019]
美国:留学生开学忙备礼 高校表...   [8461]
哪些美国大学最受中国留学生青睐...   [8307]
牛津副校长:中国打造世界级大学...   [6322]
俄远东联邦大学校长:与中国合作...   [5332]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招”助推产学联合
来源:新华网      编辑:纽贝兰教育学院新闻中心     时间:6/5/2014      点击次数:8326

全球高等院校面临着一个世界性难题:科研硕果累累,但是专利束之高阁,走不出深闺。为了破解这个困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尝试“新招”——向企业免费赠送专利,希望借此为产学联合闯出新局面。

“现在大学所创造的专利技术,仅有10%最后拥有了商业价值,”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南创新公司首席运营官吉姆·亨德森对记者说。

稍加分析就会发现,高校专利很难被企业利用,与传统专利技术转让机制有关。传统机制以利益交换为基础,这给企业,特别是资金实力不强大的新兴企业获取专利制造了大量困难,比如高校对专利估价过高。

新南威尔士大学自2011年11月开始试行“知识产权直通车”项目,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新的专利技术转让模式,让产学互动流畅起来。

这个机制的运作方式是,在经过研究人员及其所属学院负责人的同意后,学校把一部分有商业潜力的专利技术放入“转让池”,在新南创新公司的管理下对市场开放。任何公司和个人在递交有说服力的策划书后,都可免费获得专利授权,用于商业开发。

学校对接受专利授权的主体没有任何金钱要求,只要求其履行四项承诺:承认新南威尔士大学是有关创新的发明方;每年向新南威尔士大学递交所获得专利的商业开发进展;如果三年内有关专利没有被很好利用,同意新南威尔士大学取消授权;新南威尔士大学在开展相关研究时,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有关专利。

对于这笔看上去不太划算的买卖,亨德森解释说,高等院校在现代社会的核心作用是创新发明和传授知识。通过“知识产权直通车”,高校的创新发明有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加强高校在社会组织中的核心作用,最终高校赖以生存发展的各种资源供应也必然会相应增长。

亨德森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越早投入到免费授权专利体系中的高校,越有可能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并凭借品牌影响力受益。据亨德森介绍,目前已经有欧洲、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高校加入到“知识产权直通车”的高校网中,中国的上海交通大学也加入了进来。

“知识产权直通车”采取严进宽出的政策。所谓严进,是指进入“转让池”的专利需要精挑细选。这一计划开展两年后,仅有20多项专利被选入“转让池”,其中包括改良型肿瘤造影剂、新型U盘材料等。

宽出是指专利授权程序简化。传统的专利授权过程一般耗时3个月至6个月,但在“知识产权直通车”体系内,授权往往一周就可以完成,而这种授权有时只需要一页纸的策划书就可以实现。

亨德森说,由于严进宽出,目前“转让池”中超过60%的专利已经授权出去了。有一家拿到技术授权的新兴企业,凭借授权和自身的商业策划,已经获得了500万澳元(1澳元约合0.92美元)的风险投资。

亨德森希望中国高校也能够为“转让池”贡献专利技术,同时也希望中国企业申请专利授权,并通过这些免费的专利开发出新一代的高技术产品。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纽贝兰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