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不久前以国家安全为理由,下令禁止中国三一重工集团收购俄勒冈州的四座风力发电场,因为发电场与美国一个海军基地很近。这是美国22年来首次有在位总统用这种方式禁止外企签约。表面看这又是一个类似优尼科收购案的国家安全理由,实际与美国绿色新政及制造业回归战略密切相关。
2009年以来,制造业回归一直是奥巴马政府重振经济的重中之重,2012年的国情咨文也特别强调制造业向本土回归的迹象,称制造业回归为“鼓舞人心的趋势”。今年2月,白宫召开“内包”(in-sourcing)政策讨论会议,重申要在2015年前把美国的出口提高1倍,同时大力吸引美国跨国公司重返美设厂。
制造业回归战略中,新能源和太阳能无疑是奥巴马青睐的重点。他的制造业回归策略最重要的创举,是绘制美国未来新能源的蓝图:未来6年支出530亿美元用于高铁建设,增加能源部295亿美元的预算要求,大力发展地热技术、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源,成立基础能源科学研究中心以发现新方法生产、储存、使用能源。
三一重工收购事件表明, 新能源领域逐渐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重要领域。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未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增长点和制高点,2011 年全球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4100 万千瓦(中印新增容量占新增市场的51%),累计装机达2.38 亿千瓦,市场规模达300 亿美元以上;风能和太阳能产业在全球直接拉动投资1000 亿美元以上,带动就业人口超过数百万,具有深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风能和太阳能领域也成为贸易保护和经济重商主义重灾区,中国由于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已成为欧美经济制裁的重灾区。
美国一些研究机构不负责任地宣称,2010年以来美国约有1/5 的新能源产能消失,主因是无法与中国“廉价”太阳能产品竞争。2010 年以来,美国先后对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进行“301 调查”、“双反”调查,欧盟也对相关中企进行制裁。本次三一重工风能项目则是美国在新能源领域针对中国的又一举措而已。
美国推动制造业回归和绿色新政,对中企海外投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但是这些投资却蕴含潜在政治风险。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后,中国公司依市场原则和国际惯例,不断调整自身策略。如2007年以来,中海油、中石化等对切萨皮克(Chesapeake Energy)、德文石油(Devon Energy)的参股比例不超过33%,严格遵守美国法律。
然而随着中国在制造业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不断发展,美国越来越担心中国投资带来的技术安全。一些美国公司认为,中国通过投资可以引进美国技术,提高其对美国公司竞争力。因此,近年6月中海油收购加拿大能源企业尼克森(Nexen)流通中的全部普通股后,美国多名国会议员致函财长盖特纳,要阻止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旗下美国资产,担心中企会通过收购获得美国的页岩油开采技术,有损美国国家安全。
奥巴马在2012年民主党大会上多次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新能源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对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中美公司的合作能有效地降低新能源成本,不仅提高中国公司竞争力,对美国推广绿色新政和提高能源效率也有重要意义。因此美国政府应该从人类共同利益、从新能源制造成本等角度重新考虑三一重工收购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