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美元“霸主”当得不像样   [5227]
  当代国际关系新潮流:结伴...   [7603]
  上海自贸区:中国对外开放...   [6639]
  透视美国政府关门风波:债...   [7396]
  逼停政府,共和党或自食苦...   [7016]
  “活力亚太”需要“APE...   [4853]
  政府关门会架空奥巴马医改...   [6348]
  美俄“舆论战”,美国已输...   [5592]
  克林顿支持奥巴马医改,为...   [8324]
  新民权运动呼唤华人参与   [6119]
  美国若出兵叙利亚,不会是...   [7464]
  上海自贸区:中国新一轮开...   [7305]
  美国正在埃及“踩钢刀”   [5173]
  美日印航母齐集西太,中国...   [7841]
  美众议院“2013台湾政...   [6334]
  普京收留斯诺登一举三得   [6328]
  习近平“透明”治军,彰显...   [7923]
  朝鲜战争六十周年:致过去...   [7224]
  底特律破产给族裔问题的警...   [7369]
  安倍“激情政治”正把日本...   [5441]
  中国上半年经济运行存在两...   [6082]
  埃及乱象:过程还是结果?   [6114]
  美国经济周期如何“捆绑”...   [5807]
  网络安全问题 各国应往何...   [6803]
  处理斯诺登事件,港府站得...   [4827]
  伊朗变天,变革有限   [6354]
  神十·蛟龙·航母组合展示...   [5930]
  中国的大国之路与战后美国...   [8471]
  朝鲜半岛无核化,中美对此...   [7034]
  “习奥会”与东北亚的未来   [7205]
中国:财政调控手段该上马了
来源:侨报 作者: 谭浩俊      编辑:社会事物评审新闻中心     时间:10/9/2012      点击次数:5137

    经济学原理告诉人们,除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也是十分重要的调控手段。两种政策的协调运用常被看作最有效的政策调控工具。尤其在经济遇到困难时,财政比货币政策的效果往往更直接、快速、有效。

    然而,近年来,中国管理层似乎更重视货币政策手段,不大愿意用财政政策手段,导致前者被过度使用、后者作用则基本没发挥。即使使用财政政策手段,除政府性投资,也似乎无其他更好方式。

    出现重货币政策、轻财政政策的现象,是因为当局对财政政策手段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

    首先,发展思路出现偏差,使财政政策的功能被严重忽视。

    近十年来,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造成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一方面,房地产业过快过度发展,以至于绑架经济,不仅导致资金大量流向地产业,还使实体产业“空心化”。另一方面,在地产业强力拉动下,水泥、钢铁等早就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被投资过度,产能更过剩。

    这种结构越来越不合理的“虚假繁荣”,无疑是金融企业大力支持的结果。当出现问题后,金融企业为暂时化解风险,只能继续给这些行业大量投放资金,以确保它们不出现严重债务风险。这几年金融业快速膨胀,与其说是发展的结果,不如说是信贷资金过度投放的结果。

    相反,如果在经济遇到困难时,适度采用一些减免税、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控制住信贷资金过度投放,也就不会出现流动性过剩,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也不会这么严重。

    所以,财政政策功能被弱化,与各级政府发展思路偏差密不可分。

    第二,财税改革严重滞后,是财政政策作用难以发挥的内在原因。

    自1994年实行分税改革后的近20年,财税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目前的税制和财政收入分配体制、财政资金分配机制等,已严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如重复征税、中央财力过度集中、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政收入增长过快等。

    也正因此,要想发挥财政政策的经济调节作用,就会遇到很多障碍。一方面,各级财政都会以财政困难为借口,拒绝对企业提供帮助。就像减税政策一样,喊声持续不断,但有几家中小企业得到过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财政收入每年以超过GDP两倍的速度增长,仍出现财政困难,教育、科技等急需支持的行业,也因“财政困难”得不到支持。更重要的,现行税制在税率、征收范围及公平性等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

    很显然,出现这种问题,与财税改革严重滞后分不开,造成收支严重分离、收支都挤压企业的现象。

    第三,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思维作怪,则是财政政策作用难以发挥的直接阻力。

    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眼前的政绩,在政策运用方面,也只看眼前、只顾局部。一方面,通过对银行的强力干预,使信贷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为地方创造即时政绩;另一方面,在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同时,为了政绩需要,一面给予有投资能力的投资者,特别是国企和外企过多的政策优惠;一面则过度向其他企业征税,使实体产业日子越来越难。

    眼下,货币政策手段迫切需要财政政策手段和税收杠杆的积极配合。关于减税,决策层不要再只说不做。只有这样,税收的杠杆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而要真正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除思路要转变外,加快改革步伐,是最关键的。按现行财税体制,即便地方想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也是有心无力。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