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美国大选,华人选票分量几...   [5745]
  中国军方高层访美成果受关...   [3682]
  罗姆尼为何选瑞安当副手?...   [5047]
  李明博登访独岛的启示   [3826]
  菲律宾民调称对华信任度降...   [4981]
  中国股市不仅要输血,更要...   [8935]
  胡润榜称中国1300人中...   [7502]
  美国房市现拐点 复苏之路...   [3809]
  福布斯:钓岛对抗升级责任...   [4012]
  2012券商评级出炉 1...   [6135]
  中国内地慈善捐赠 北京成...   [2964]
  美杂志评2012年亚洲最...   [3870]
  越南的“算盘”难如意   [2851]
  中国二次降息,意在鼓励投...   [6472]
  中国家庭财富超美的伪命题...   [8417]
  中国“组合拳”定制“南海...   [4603]
  全球治理,中国应有更多发...   [2653]
  世界应该知道:中国并不富...   [3416]
  《纽约时报》“泄密”,奥...   [2561]
  “神九”揽月 自主勇闯“...   [1532]
  拯救“斗牛士”,千亿欧元...   [2384]
  CPI创新低,为稳增长解...   [4103]
  同属少数族裔 华裔何苦歧...   [4198]
  两岸文化交流 语言整合先...   [2609]
  中国民间投资短期内难“活...   [3412]
  普梅政治:俄罗斯的变与不...   [4681]
  马英九犹抱琵琶难遮面   [2714]
  新能源成中美贸易摩擦新焦...   [5438]
  华人参政,要热情也要谨慎...   [2653]
  华人争取权益要讲策略   [3947]
两岸华侨华人在美友好相处是大趋势
来源:侨报      编辑:社会事物评审新闻中心     时间:1/25/2013      点击次数:7802

两周前,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问洛杉矶,与旅美华人华侨代表包括台胞代表座谈,谈及两岸关系的过去和现状,与会人员对两岸和平前景感到振奋。但台湾驻洛杉矶经文处却对陈云林与台籍同胞的良好互动有“说法”,暗指与会台胞是为了个人利益而讨好大陆,甚至暗示会在“有限的资源”方面对与会的台籍侨领及社团进行限制,令许多华侨华人感到不悦和不满。
 
众所周知,台湾当局自马英九就职以来,接受大陆释放的诚意,以“两岸”和“经济”作为施政的两大重点。之后,两岸重新启动停摆的两会协商,海峡两岸的局势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和平进程取得很大进展,从“冲突、对抗、敌对”走向“和解、合作、和平”,就如陈云林所说,过去4年,实现了两岸过去30年甚至60年梦寐以求的许多事情,过去4年两岸关系的发展等于以往60年的进程。
 
刚过去的2012年,海峡两岸交流的局面持续巩固和深化,两岸交流的规模稳步扩大,广泛涉及经济文化教育旅行等方面;交流的大环境不断改善;从高层到基层,交流的重心持续下移,成果也越来越多。根据大陆国台办的数据,2012年台湾居民赴大陆534.02万人次,同比增长1.47%;大陆居民赴台263.02万人次,同比增长42.56%。两岸交流如此密切,显示两岸民众对和平进程的认可和支持,台湾驻洛杉矶经文处对此不可能没有了解。
 
陈云林2008年第一次访问台湾,民调显示获得多数台湾民众的正面评价。此后陈云林多次访问台湾,都得到台湾大部分民众的欢迎,因而在美台胞参加和陈云林的会面座谈,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没有任何不妥。
 
至于经文会有人暗指与会的侨领是为个人利益讨好大陆,将个人利益置于台湾利益之上,这种说法不免令人匪夷所思。按此逻辑,台湾从国民党到民进党有多少人员访问大陆,又有多少台商在大陆做生意,难道都是在讨好大陆,都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台湾的利益之上?
 
经文处虽也承认台胞是美国公民,尊重台胞言行,但又有种种暗指说法,让许多华侨华人感到不满。经文会愿把资源给哪个侨社侨领,当然有其自由,但如有侨社侨领因为参加与陈云林的会面座谈,便得不到或失去经文会的资助,那么经文会格局未免太小。这种做法不能认清两岸和平发展的大潮流、以中华民族的统一大局为重,反而画地为牢,囿于政治分歧争议,且以金钱物质意图阻遏交流。
 
海峡两岸人民从隔绝多年互不来往,到如今的频繁来往交流,显示了和平进程是大势所趋,符合历史潮流;在美的来自两岸华侨华人,过去互不来往甚至抱有敌对对抗的状况也已有很大改善,侨社侨领之间也常有保持默契的友好来往,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随着两岸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在美的来自两岸的华侨华人,也都应该进一步友好相处,过去有“侨务休兵”的说法,现在在两岸和平进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则更应该加强交流来往,求同存异,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振兴共同努力。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