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香港,请给民主留下更广阔...   [6894]
  中美战略互疑将恶化南海局...   [7956]
  中美军方过招 斗而不破   [7312]
  外国专家:美不想迅速打垮...   [7535]
  中俄走近,并不意味着与美...   [7465]
  深化中俄友谊 共创广阔前...   [5739]
  中国无需加入QE俱乐部   [6504]
  中国为什么需要“改革促进...   [7319]
  英国:大选之后就“脱欧”...   [7664]
  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开启...   [7032]
  历史如镜 扶持日本美国最...   [6217]
  “一带一路”的巨大挑战不...   [8387]
  命运共同体——中国的理念...   [6392]
  英国并未从全球事务中撤退   [7210]
  “新常态”下的中国央行转...   [5219]
  加入亚投行 美国因因循而...   [6628]
  美国“韬光养晦”战略渐显   [7873]
  中国资本进军美国,勿忘“...   [6843]
  印度制造被基础设施拖了后...   [5915]
  一带一路倒逼中国外交决策...   [8307]
  中国版“工业4.0”言之...   [5436]
  美中关系集中释放企稳信号   [7258]
  美国须慎用金融武器   [8361]
  加拿大撇开美国打造美洲人...   [6843]
  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为何迟...   [5904]
  法德首脑赴俄是欧洲感觉到...   [7451]
  日本演练沙漠战为哪般?背...   [6103]
  麦肯锡称中国债务与经济规...   [6208]
  《经济学人》公布2015...   [6746]
  叙利亚危机缘何由“打”变...   [6471]
两岸走近源于感性成于理性
来源:侨报网      编辑:社会事物评审新闻中心     时间:2/19/2014      点击次数:6337

好事成双。一周前,两岸摘掉“白手套”,开启官方机构1949年以来首次正式接触的“张王会”,余热尚未散去,18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再次聚首。习连会,已有多次,此番的不同在于,习所定调的是“谈谈心”。从习讲话强调的“两岸一家亲”,到两位陕西乡党共尝家乡“羊肉泡馍”,此次习连会,正如连战此行的探亲之旅一样,传递出的是浓浓的乡愁。

乡愁,是两岸不断走近的源头,是几代中共领导人与台湾有识之士,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的根底所在。而从过去到现在,它的含义,也在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生发变迁。“自家人不打自家人”,推动国共和谈;国共分治,“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让两岸血亲团圆,民间的亲近,最终倒逼两岸从对立走向握手。今天,在全球化不断解构民族、国家的背景之下,没有比同文同种,彼此共享的文明,能够于文明冲突中,更容易抱团取暖,走到一起。 这一点,也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唐德刚寄予两岸共同“穿越历史三峡”的初衷所在,而由此来看,习近平力推的“中国梦”,也契合于此。

乡愁,是感性的。两岸和平合作与交流,源于感性,却成于理性。台湾的政治制度之下,如果只依借感情推动宏大的政治进程,在政治现实主义下,是乏力无为的,也是经受不住打磨的,且莫说绿营执政期间、在野的当下或明或暗的“去中国化”。

过去的30余年,大陆市场的迅速勃兴与台湾的经济与政治情势变化,是为两岸握手的催化剂。经济方面,“放眼看大陆遍地是台商”,台商的市场选择,理性经济人的主导,注定台湾不能自外于大陆;当大陆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台湾昔日“四小龙”的风光不再,经济滞胀,国际政治空间日益逼仄,大陆积极释放出的合作红利,最终促成两岸ECFA的签署、陆客自由行、陆生赴台等一系列热络的兄弟往来项目。经济上的合作共赢,政治上的空间扩充,又让台湾理性的政治人物收获民意,国民党继续执政,让为意识形态裹足不前的政党,失去民心。

如今的理性,除了两岸继续共求经济共赢,“同赚全球钱”的动因之外,又多一份大陆一方对台湾的理性呼应。从注定载入历史的“张王会”上,两岸官员互称官职,到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以“辛亥革命”妙解王郁琦的“中华民国成立103年”之说,这不用说在政治地位话语板结的昔日,即使在大陆媒体报道台湾行政部门、官员时,仍然遍布引号的当下,仍然殊难想象。这已经显示出,大陆正在以巧妙的方式,在不背离“一个中国”的共识的前提下,与台湾“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的诉求寻求某种平衡,目的是不让固步自封的政治而牵绊住那个“感性”之梦。

习近平在此番“谈心”中说,“只要是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办好,”这或可为上述说法的注脚,同时也是大陆执政党在两岸问题上的最大理性。台湾呢?和平、合作换来红利,又用红利推动和平、合作,这即是台湾当下、今后的最大理性。失此,则是逆势而动,为历史而抛弃。

两岸关系的推进,需要想象力与智慧的双翼驱动,而催生双翼的,无疑是双方感性与理性的相向而行。在中华民族共同的“穿越历史三峡”使命中,那份感性与理性需要传承与迸发。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