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专家点评:中国核安全观体...   [7049]
  金山毒霸导致大量Win7...   [9764]
  乌克兰军队为何在危机中鲜...   [8126]
  米歇尔访华,开创中美外交...   [5337]
  普京为何如此强硬向美欧、...   [6223]
  环球时报社评:俄罗斯这次...   [6746]
  基辅血腥场景促美欧反思“...   [7041]
  报告显示:中国的海外形象...   [4979]
  两岸走近源于感性成于理性   [6337]
  互联网“去美国化”:欧美...   [7013]
  日本欲拥核是搬石头砸自己...   [6033]
  克里“重返亚洲”要啃硬骨...   [7950]
  鲍卡斯出使中国有何“战略...   [6634]
  美国应对中国崛起:平衡不...   [7148]
  欧盟须调整能源与气候政策   [6398]
  QE不能代替稳健财政   [7414]
  全球贸易和增长关系日渐脱...   [6851]
  中国对日舆论战要“快、狠...   [7207]
  民进党抛出大陆政策风向球...   [4729]
  习李求解中国经济六大难题   [6605]
  中国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   [8442]
  美国签证申请表上为何尽是...   [6039]
  空识区交锋 中国赢得一役   [7114]
  美脱贫新方法:高中教育结...   [8106]
  WTO科技协议谈判 中美...   [5231]
  中国改革谨防“图一时之快...   [6407]
  消融伊核问题之“冰”仍需...   [6318]
  中国周边外交打造“命运共...   [7334]
  日俄防长会前俄展军事肌肉...   [5489]
  “奥巴马医改”为何不讨喜...   [6206]
评论:“十二五”给“新常态”作了最佳诠释
来源:环球网      编辑:社会事物评审新闻中心     时间:10/16/2015      点击次数:5308

  自从中国经济驶入“新常态”车道以来,“新常态”的说法已被广泛接受,但对于“新常态”到底指什么、中国是否已经真的进入新“常”态,似乎仍有一些争论。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就认为,中国的“旧常态”虽然难以为继了,但“新常态”并未真正到来。他前不久发表了一篇文章说:
 
  “尽管‘新常态’已流行于大街小巷,但今天的中国还远远没有进入‘新常态’。人们所知道的就是,旧常态难以为继了,两位数的高增长阶段已经过去。除了这一点是确定的,其他方面都不确定。理想地说,新常态就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如10至15年,实现经济百分之六到七的增长。显然,新常态是中国需要争取实现的目标。但是,现在还没有达到这种状态,中国面临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
 
  必须承认,经济下行的压力仍是有的,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公开强调这一点,但同时,中国经济仍在“下行压力”中前行也是一种不容否认的现实,而且7%以上的增长率仍远超其他国家。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新常态”的“新”就“新”在除了经济增长率这种直观的数据之外,整个经济结构开始向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从而也带来一些“新”机遇。不管是深入推进市场化、鼓励支持新兴产业、小微企业、鼓励大众创业,乃至“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等等,都是一些“新”的体现。 


  而与“新”相比,“常”就显得不那么明显。好似一动一静的关系。“常”是对某种状态的稳定的描述,一些人之所以认为存在争议,其实是考虑中国的“新常态”是否达到了“常”的稳定状态。
 
  我们说,尽管“新常态”的说法是成立的,除了我们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足够信心之外,还看到了经济增长之外的“常”。那就是“十二五”规划提前完成的居民收入目标。我觉得,要说“新常态”,说经济结构转型,可能在惠民这一点上,是一项非常重要表现。在这一点上,“十二五”可以说给“新常态”做了最佳诠释:即使经济增速放缓,承受下行压力,但老百姓的收入却在稳步提高,收入分配在合理化,这反映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内在活力开始被激活。这种“常”就是“新常态”的底子。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规划内的五年间要实现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而据“辉煌十二五”报告数据显示,“十二五”规划前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已达到9.5%,快于8.0%的GDP增速。此外,不断健全以基本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多措并举增投入、补短板、兜底线、织密网,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稳定在70%以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福祉得到大幅增进。
 
  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谈居民收入时说,“十二五”前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5%,快于8.0%的GDP增速,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9%、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1%;全社会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低收入群体收入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75倍,基尼系数缩小到0.46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1元,同比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也超过了同期7%的GDP增速。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说:“收入是民生之源,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有利于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内需和消费。”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各地政府就特别注重居民收入等民生指标。正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所说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在“十二五规划”正式出台之前,就有预测称规划的最大亮点是民生优先。
 
  这些都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之下的一种“常”态表现。居民收入目标的提前,无疑印证了这些预测,以及“新常态”的丰富含义。

  除收入增长之外,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也得到了遏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而进入今年以来,央企降薪、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养老“双轨制”终结、农村教师涨薪,同样见证着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进程。
 
  据国家统计局估算,全国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0.491下降到2014年的0.469;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从2008年的3.3倍下降到2014年的2.9倍,改革发展的成果会更多向低收入人群和贫困人口倾斜。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说:“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比例,减少过剩生产能力,又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带来经济增长的活力。从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与合理化,到整个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十二五”给“新常态”做了一次最佳诠释。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