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巴具有张扬、升华传统友...   [6852]
  以“非战略性”项目 推动...   [6458]
  两岸联手维护南海“祖权”...   [7534]
  中美“共治中东”雏形乍现   [5723]
  移民改革不仅仅是吸引最优...   [6339]
  如何改进美中对话机制?   [7603]
  “克里版”对华政策将浮出...   [6849]
  反恐战争是一场马拉松   [4351]
  必须压制朝鲜的战争冲动   [5096]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艰难开启   [6075]
  美国走出了金融危机吗?   [7848]
  伊战十年,美国何以只能冷...   [5386]
  美共和党如何走出意识形态...   [7204]
  TPP谈判的日本抉择与算...   [5048]
  李克强“拜相”,只有改革...   [4261]
  中国大部制改革成败在于职...   [6819]
  撕毁停战协议,朝鲜伤害了...   [6943]
  美对华缓和“非不为也,乃...   [6243]
  四大经济议题亟需新一届政...   [3265]
  “习连会”为何值得期待?   [6057]
  美国不能被日本牵着鼻子走...   [4163]
  朝鲜核试,“引爆”中国强...   [5368]
  克里的“外交官基因”及其...   [6328]
  先国家企业后个人?承担环...   [7043]
  全球投资者莫沉醉于流动性...   [8395]
  朝鲜宣布核试将逼美改变东...   [6198]
  美国须把日本关进笼子   [8235]
  两岸华侨华人在美友好相处...   [7802]
  奥巴马控枪:最艰难的战役...   [6358]
  中国品牌“出海”,有文化...   [4937]
中国制造业放缓,焉知非福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社会事物评审新闻中心     时间:12/5/2015      点击次数:6597

中国在上个季度实现了近7%的年化增长率目标,但数字无法告诉我们全貌。中国的经济困境远没有过去。
 
中国官方的制造业活动指数再度大跌,降至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有些投资者预计中国政府为此将推出更多刺激政策,这种可能性在亚洲各地股市引发一波乐观情绪。但刺激性的经济处方或许是错误的。
 
毫无疑问,中国制造业遭遇了强大的逆风。正与产能过剩问题做斗争的生产商,如今又面对着需求疲弱。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正在加剧通缩压力。
 
过去35年,制造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力,带动新兴中产阶层崛起的引擎。投资占到总需求的一半,所以投资放缓使政府要实现已经调低的7%增长目标也加倍困难。
 


北京方面明显倾向于再拿出一个全面刺激计划。今年,中国央行已6次下调官方贷款利率,无疑也将出台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政策。这将让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能够继续享受投资盛宴。
 
此外还传出了采取新一轮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风声。地方当局已采纳了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开支目标,政府正在快速审批建设新房屋和工厂的申请。
 
财政刺激具有明显的吸引力。至于这是不是正确的措施就不好说了。眼看着制造业形势糟糕,人们忽视了服务业的悄然崛起,它帮助抵消了其他经济部门下滑的影响。上个月,中国服务业PMI指数升至53.6。其他方面的迹象也表明内需正在上升。房地产销售已出现复苏,房地产热时期建造的成千上万的公寓开始入住。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声称要推动经济再平衡,由出口和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那意味着,增长引擎从制造业切换到服务业。这样的历史性转变在制造业没有相对放缓的情况下是几乎不可能的。北京方面不应一看到工业部门感冒就把手伸向医药箱。
 
没错,中国希望实现的大规模转型绝不可能一帆风顺。中共官员有充分理由担心经济放缓及其对就业的冲击。中国的体量和在全球的重要地位意味着,中国的稳定不但对本国领导人、而且对世界都是至关重要的。
 
北京方面必须着眼于长期目标。一看到市场有恐慌迹象就赶紧刺激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是错误的。财政政策如果是以鼓励国内消费为目标,那倒也不坏。但是,不应发誓建造又一条无果之路,投资应当被引导向清洁能源领域,中国在这个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样,在资金外流之际,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对于抵消中国市场的流动性紧缩可能是必要的。但是,希望利用宽松货币政策来解决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将是错误的。
 
制造业活动的最新数据令人悲观。不过,中国看似典型周期性下行的放缓,很可能正是人们期待已久的经济再平衡。转型是痛苦的,但每一步都是值得的。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