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日韩自贸区启迪美中   [1805]
  中国必须夺回南海问题主动...   [1769]
  美中发展C2关系,不妨从...   [1814]
  南海博弈:中国要用实力赢...   [1154]
  留学安全频亮红灯,学会自...   [2623]
  建立“阳光政治”系中国改...   [1857]
  两党对决开打 奥巴马略占...   [2542]
  中国通胀警报远未解除   [1924]
  增进劳工权利不应止于富士...   [2251]
  温州试验:中国民资“出海...   [1815]
  转型是对香港新特首的最大...   [3284]
  颁发华侨华人证呼声值得考...   [2083]
  谨防中国改革被潜规则扭曲   [2891]
  美国选战缠斗,还是经济制...   [1382]
  林书豪的成功故事超越族裔   [3187]
  “好莱虎”东扩:美中都会...   [2706]
  中美关系始于有历史感地“...   [1438]
  习近平访美:指向未来的定...   [1963]
  使用否决权:一切应从国家...   [1725]
  美军盯紧亚太 中国何以应...   [2107]
美称驻广州领馆雇员受“声波攻击” “声波”其实是美国的
来源:侨报网      编辑:社会事物评审新闻中心     时间:6/8/2018      点击次数:6923

美国国务院近日声称,在此前一名美驻广州领馆雇员因“感知反常声音”而出现“轻度脑损伤”后,又有至少两名美驻华外交人员出现类似症状,目前美国务院已将他们从中国撤离。

据《纽约时报》报道,不少美媒将此事和之前美国声称其外交官在古巴遭受“声波攻击”一事联系起来,称现在美官方怀疑“罪魁祸首或许是中国或俄罗斯”。

2

上图为声波,系《变形金刚》中霸天虎的情报官。有意思的是,声波是美国的,既不是中国的也不是俄罗斯更不是古巴的。哦,对了,最新一版的声波造型是一辆奔驰跑车,可奔驰是德国的,德国是北约成员国。

言归正传,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一名美驻广州总领馆雇员因“感知反常声音”出现“轻度脑损伤”后,又有至少两名美驻华外交人员出现类似症状。最近一名被撤离的美国驻广州总领馆安全工程官员马克·A·伦齐称,在过去一年里,他和妻子都感到相似症状,包括头痛、失眠、恶心,并且还听见三四次奇怪的声音。不少美媒将这一情况和此前古巴的“声波攻击”事件相提并论。

2

美国领馆受到“声波攻击”这种说法震惊了中国网民。不过很快,中国网民一(hú)本(shuō)正(bā)经(dào)地帮助美国分析起了原因。

先是中国网民发表“甩锅论”:周围怎么没感觉到?其他楼怎么没感觉到?

3

这个美国领馆没有解释。于是,又有中国网民认真分析起了原因。

4

6

这里面有说是因为烧烤摊影响领事休息的,也有中国跳广场舞的大妈称美国领事矫情的。但问题是,烧烤、跳广场舞是合法的,不仅在中国合法,在美国也合法。

于是,又有网民说是美国领事馆工作人员自己的原因:上班想偷懒。

5

还有网民说是因为美国领事馆工作人员是因为窃听才患病的。

7

8

不过,小编想奉劝中国网民,窃听这事不能乱说,要有证据。这事可是违法的,真要是窃听,他们可回不了美国。

还有的中国网民很不理智,语言“攻击”美国领馆工作人员,声称受到了美国的“智商攻击”。9

反正“智商攻击”这种事,小编在美国是没听说过,保不齐是一种新型武器。

此外,还有一个署名“房事网”的网民,小编也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机构,说是有外星人袭击美国领事馆工作人员。

10

朋友,你把天聊死了!小编再说一遍:声波是美国的,霸天虎是美国的。

相比较中国网民,中国外交部要理智的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6月7日在回应记者的相关问询时称,在首例所谓“声波影响”事件发生后,中方即已立刻展开调查,但未发现任何美方所说情况的线索。

11

在当天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华春莹说,在第一次发生美国驻华使领馆雇员疑似受到所谓“声波影响”问题后,中国有关部门“已经以非常负责任的方式”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但“没有发现任何组织或个人实施这样的影响,未发现导致美方所说情况的原因和线索”。中方已将此结论向美方做出反馈。

华春莹还称,对于最新发生的情况,截至目前美方并未就其向中方进行过任何正式沟通,中方亦是从美国媒体处了解到相关信息,所以不了解更多情况,“如真有问题,美方可与中方直接联系沟通,中方将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进行认真调查”。

其实,在侨报网看来,撤离领事馆工作人员一定有复杂的原因。但真要对社会公布应该有个拿得出手的理由,一味指责他国明显是下策,使用如此站不住脚的理由,只会贻人口实。

此外,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此刻最迫切的希望是美国领事馆人员身体健康。如果他们能露面,那时就是谜底揭晓的时刻。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