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日韩自贸区启迪美中   [1805]
  中国必须夺回南海问题主动...   [1769]
  美中发展C2关系,不妨从...   [1814]
  南海博弈:中国要用实力赢...   [1154]
  留学安全频亮红灯,学会自...   [2623]
  建立“阳光政治”系中国改...   [1857]
  两党对决开打 奥巴马略占...   [2542]
  中国通胀警报远未解除   [1924]
  增进劳工权利不应止于富士...   [2251]
  温州试验:中国民资“出海...   [1815]
  转型是对香港新特首的最大...   [3284]
  颁发华侨华人证呼声值得考...   [2083]
  谨防中国改革被潜规则扭曲   [2891]
  美国选战缠斗,还是经济制...   [1382]
  林书豪的成功故事超越族裔   [3187]
  “好莱虎”东扩:美中都会...   [2706]
  中美关系始于有历史感地“...   [1438]
  习近平访美:指向未来的定...   [1963]
  使用否决权:一切应从国家...   [1725]
  美军盯紧亚太 中国何以应...   [2107]
两岸文化交流 语言整合先行
来源: 来源:侨报 作者: 梁隽      编辑:社会事物评审新闻中心     时间:6/3/2012      点击次数:2609

在消除海峡两岸词语差异方面,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的大陆编委会与台湾中华文化总会近日宣布,数百位两岸学者经700多天努力,《两岸常用词典》已于5月付梓,预计6月正式出版,另外两本科技词语词典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事不仅限于两岸出版,也不限于两岸文化交流。在马英九蝉联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文化交流已成重中之重。相关人士也都意识到,都说中文的海峡两岸存在“语言沟通”问题。


“都说中文”不等于“相互会意”。几年前,笔者曾在马来西亚一家华文大报发表题为《天与地》的文章,专谈华文在全球的“异变”。时任台湾领导人陈水扁赞扬民进党义工贡献多为“罄竹难书”,就闹了笑话。


此外,2003年1月26日,台商春节返乡包机首次起飞,飞机一进入大陆领空,执飞的“中华航空”机长张以松就听到大陆航管人员问候
“你好”,立刻有了回家的感觉。但接下来的技术沟通却犯了难,张以松发现双方航空术语不同,为了安全起见,只好改用英语交谈。


由此可见,海峡两岸的语言整合很有必要,语言统一有助于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强化,有利于国土的最终统一。而语言整合要解决以什么为“天”(依据)的首要问题。笔者曾提出海外地区应以中国的权威词典为“天”,改变在华文使用上的“随意性”。例如笔者建言将马来西亚下属的州“丁加奴”易名为“登嘉楼”,前者为“奴”,而后者则变身为才子佳人“登嘉楼”。


而台湾地区不然,就像台湾的故宫博物院藏品绝不在大陆之下一样,台湾对中文的发言权与大陆是同等的,这一点在两岸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得以体现。如台湾称“天文物理学”,大陆称“天体物理学”,两岸都觉得对方的表述好。不过,鉴于“天体”在台湾有“裸体”的意思,而大陆的“天体物理学”也已约定俗成,双方最终求同存异,词典“并蓄兼收”。


两岸语言整合要破除政治干扰,尤其是将语言问题政治化的倾向,如民进党之惯为;其次是语种,要解决好繁体字与简体字之争。这在编纂《两岸常用词典》上也处理巧妙:因台湾曾将整理过的汉字称为“标准字体”,大陆则将整理简化过的汉字称为“规范字形”,两岸专家协商后最终达成共识,词典大陆版称为“规范字形本”,台湾版称为“标准字体本”,如此皆大欢喜。第三,在处理语义变异上相互尊重;最后,在整合约定俗成用语上互相“取长补短”,如国民党领袖连战在会见中共主席胡锦涛时使用的“愿景”一词,大陆原未见,现在则已广泛使用。


早在1993年“汪辜会谈”第一轮会谈中就把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列入议程,并达成协议,当时大陆方面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指出,海峡两岸分离将近半个世纪,有很多重要事项要谈,而“独厚”语言整合,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这段话在19年后的今天亦然未失效。(作者系大陆资深媒体人)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