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取代美国?中国没工夫想这...   [4827]
  德国:治理公务员腐败需更...   [6057]
  中拉亲近,未必是在挖美国...   [6902]
  美国逼日“谢罪”,如此敲...   [6376]
  押注日股下跌创纪录 安倍...   [8774]
  奥巴马对朝鲜又犯糊涂病   [6809]
  “朝鲜逃兵杀人事件”给中...   [5824]
  新加坡银行:中国信贷泡沫...   [7054]
  回头2014:美国从跛脚...   [8355]
  中国变强美国变差 奥巴马...   [6084]
  俄罗斯的冬天还将持续多久...   [8454]
  美:洛县投票率低 政治分...   [7926]
  多元理性消费下的美国经济...   [8113]
  做大做强做优新三板 打造...   [6825]
  全球通缩风险隐现 货币宽...   [5995]
  国民党“九合一”惨败无碍...   [4763]
  美国何奈“税之愁”   [7022]
  中国经济“硬着陆”警报未...   [6773]
  中国:靠基建发力对冲楼市...   [8306]
  中国:法治社会始于法治政...   [7481]
  国际油价下行的“双刃剑”...   [5449]
  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有巨大...   [6229]
  美国:创新才能使城市生命...   [8203]
  美国打击ISIS不断升级...   [6823]
  李嘉诚“跑路”为何惊动中...   [9357]
  美为何开辟打击“伊斯兰国...   [8244]
  跛脚总统时间不多 移民改...   [6529]
  乌克兰的“胡萝卜与大棒”   [7338]
  习近平选莫迪生日访印有深...   [7853]
  美国“移出”亚洲 中国“...   [6082]
中国二次降息,意在鼓励投资
来源:侨报 作者: 刘杉      编辑:社会事物评审新闻中心     时间:7/6/2012      点击次数:6472

    中国央行的出其不意是出了名的,政策出台的时间点常在市场意料之外。其5日宣布,自6日起,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自同日起,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房贷利率浮动区间不调整,金融机构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此次央行降息也有点令人意外,不过今年两次降息都发生在股市大跌的当晚,这让股评家们感到兴奋。他们宣称,这是央行为了托市而采取的行动。


    股市是实体经济晴雨表,股市下跌,显示市场不看好经济走势。央行降息选在股市大跌之日,实际暗示即将公布的6月经济数据差强人意,宏观经济急需政策刺激。央行当然不是给股市托市,只是按既定方针微调货币政策而已,顺便给股市带点礼物。


    各国经济普遍不振,降息或是全球央行应对危机的主要政策手段。5日,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同时将存款利率降至零利率水平。中国央行今年第二次下降息,也表明消费物价会继续下行,一定时间内通胀压力基本消失。更引人关注的是,央行此次同时下调了贷款利率下限,加快了利率市场化步伐。不对称降息和利率市场化加速,让商业银行利差缩小,银行利润率增速也会降低。银行股预期不好,下半年难以带动股市大幅上扬。


    与2009年不同,今年央行货币政策特点是,更多采用了价格型工具,而谨慎使用数量型工具。就在降息前,央行连续进行逆回购,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对此,市场观点迥异,有分析师认为此举表明降低存准率可能性增大,也有分析师认为,增加逆回购,恰恰说明央行谨慎使用降低存准率方法,笔者倾向后者。


    中国目前经济下滑,有外需不振原因,也有内部结构调整原因,但实际都是结构性问题,仅靠大规模刺激无法解决问题。央行最好办法就是长短兼顾,一方面稳定广义货币M2增速,这主要通过控制存准率实现;另一方面降低企业负担,刺激企业投资,这主要通过降息实现。


    央行在降息同时,更加速了利率市场化,这更有利于银行体系改革加速,让资金配置更市场化。


    市场也应注意到,央行强调坚持对住房贷款实行差别化利率政策,严格抑制房地产投机活动。降息无疑会刺激消费者住房需求,而成交活跃,也会鼓励开发商增加开发投资。1至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3532万平方米,降幅比1至4月份缩小0.6%。短期住房开发投资已经回暖,表明开发商正在接受利润率平均化现实,住房供需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变是正确的。由于房地产市场受预期影响较大,同时更容易获得利益集团操控,因而政府应该坚持限购政策,避免房价借利率下调之际出现报复性反弹,进而导致市场失控最后崩盘。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了2009年的过度刺激后,中国政府已经对宏观调控方式进行了反思,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更显精细化,这有利于兼顾长期经济结构调整和短期反周期利益。央行的成熟表现,也让人有点意外。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