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微信收费之争当回归市场   [3959]
  中国股市改革红利何在?   [6983]
  非典十年,救赎仍未完成   [5213]
  牺牲亲属移民将产生“负能...   [7165]
  让暴行曝光,欢迎为东京审...   [5737]
  一群死猪的“奇幻”漂流   [6207]
  中国楼市“亚健康”牵动世...   [7353]
  关注中国两会,期待更多“...   [7583]
  市长可以不跪留   [4792]
  扶贫特区须走出扶贫怪圈   [5109]
  奶粉限购该让谁脸红?   [7243]
  春节不要虚火要真火   [3629]
  拯救天空 中国不能再耗6...   [8075]
  油品致霾,是谁在“要钱不...   [6454]
  山口访华,中国应对展现“...   [7263]
  第二任开启 奥巴马站在历...   [5708]
  社会心态蓝皮书PK国家健...   [5719]
  开源节流是美国未来的主旋...   [6509]
  美国“对华陷阱”,无法掀...   [4618]
  突击花钱是否违规,解释权...   [7992]
  中华文化应有自己的“圣诞...   [5071]
  还有多少“官亲”在楼市吸...   [8463]
  韩国女总统“知华”未必“...   [5018]
  朝鲜放卫星 制裁有何用?   [7451]
  从两个词解读“习时代”内...   [6205]
  人民币升值难持续???   [4803]
  “房婶”生财“无间道”引...   [6059]
  华裔国会众议员的“阴盛阳...   [6423]
  怎样留住富人的消费   [6751]
  穿上“洋马甲”救不了乳品...   [4817]
大陆:节假日要休假更要休闲
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0/1/2012      点击次数:4263

每当节假日来临,中国各大旅游胜地往往会“沦陷”——人多、车多、垃圾多难以避免。此次中秋和国庆相连带来的“超长”假期,更加剧了“三多”盛况。在此现状下,有钱有闲并不能带来高质量的休假享受。

满眼皆人,何来观景?据媒体报道,北京故宫、厦门鼓浪屿等知名景点在长假刚开始时,游览人数就纷纷创下历史新高。不仅景区外“黄牛”横行,抬高票价,能够进入景区的游客也是“苦不堪言”。以鼓浪屿为例,曾有专家测算,其最佳游客容量为1.7万人,较佳容量为3万人,拥挤容量为5万人以上,但国庆当天,这个小小的海岛上挤入了10多万人。

人多自然车多,往哪停?长假初,各地因高速路免费引发的拥堵问题,让不少人出行“添堵”,而这才刚开了头。由于车辆蜂拥而至,各景区停车场明显超负荷,导致景区周边的黑停车场顺势而起,收费漫天开价。

拥挤的人流以及混乱的秩序,必然对景区旅游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脚下垃圾遍布,如何接地气?北京天安门地区在中秋节和国庆节两天就收运垃圾7.9吨,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5%。而在海滩度假胜地三亚,中秋夜过后,3公里的海滩上遍布50吨生活垃圾,当地管理机构出动600多人清理了2个多小时才清理完。

度假本该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人们利用假期游览大好河山,参观文化古迹,放松心情,但如今中国人倒累出了“节日病”。人多是不可避免的国情,但人多不是脏乱差的理由:2011年全球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博物馆非法国卢浮宫莫属,其参观人数达到888万人次,平均每一天的参观人数都远远超过故宫刚刚创了新高的18万人次。但卢浮宫并没有被人潮降低品质。

就参观者而言,如果每位公民能够做到“从我做起”,少开车,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把垃圾带回家”,不仅可以保持街道美观,还能降低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成本。

同时,管理者也应反思造成如此现状的规划方式。假日的意义远不是假日经济所能代表的,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民众对“休假体验”有更高的需求——旅游不仅是花钱看景,还应获得休闲和精神享受。现行的粗放型假日消费模式及管理观念必须提升。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