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宽松货币救不了中国经济   [8265]
  大上海的安全漏洞   [7441]
  股市井喷时别只记得欢呼   [5237]
  “拯救”中国大兵   [5402]
  华府专家谈台湾选举:两岸...   [5027]
  高速公路还贷到期岂能继续...   [4476]
  腾讯及电信下属动漫网等2...   [7857]
  超标办公楼是在挖谁的“墙...   [7104]
  存款保险制不是“狼来了”   [8435]
  中国:坚定推进大学校长职...   [7194]
  开进波士顿的中国地铁   [6724]
  “沪港通”会是下一个“自...   [7286]
  环球时报社评:国际油价狂...   [7047]
  中国:银行换“芯” 收费...   [6923]
  中国拿什么向贫困宣战?   [5717]
  中国游客 你乱扔矿泉水瓶...   [4719]
  千亿美元旅游逆差提出什么...   [8221]
  中国:“房市不限购就健康...   [7207]
  境内“打虎”,海外“猎狐...   [5803]
  黄金价格下跌或与经济改善...   [7158]
  美企赴华PK中企来美 两...   [7495]
  阿里巴巴上市观察:颔首低...   [6704]
  苏格兰启示录:分离总是有...   [6441]
  中国:公车拍卖不能变成“...   [7064]
  房祖名吸毒之错该不该归咎...   [6819]
  “倒韩”新波 公共辩论的...   [5596]
  中国:下班途中买菜出意外...   [8552]
  美国“高铁梦”成了“世界...   [7224]
  中国:北上广深楼市的“限...   [7099]
  抗击埃博拉:“关键时刻,...   [5633]
星巴克的“大瓷大杯”
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0/9/2012      点击次数:4582

美国连锁咖啡店星巴克,近日入驻杭州灵隐景区。该举动再次挑动了大陆公众的神经,质疑与反对的声音持续不断。批评者认为,星巴克在灵隐寺附近开店破坏了当地的文化氛围,是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蚀。

这一幕何其眼熟。2007年,星巴克在北京故宫的门店受到了舆论一边倒的谴责,最终不得不退出。

不过尴尬的是,当民众仍沉浸在“成功保卫传统文化”的喜悦中,故宫却接连传出开设私人会所、售卖“故宫月饼”等负面消息——如果硬要说破坏传统文化,最该打板子的,并不是星巴克。

其实静下心来看看媒体的报道便知,星巴克在杭州灵隐景区的门店开在灵隐寺外的商业街上,离灵隐寺还有1公里左右的距离,而那条商业街早就聚集了肯德基等商户。所谓“星巴克开进灵隐寺”,只是商家有意无意打的一个擦边球而已。

星巴克能不能开在灵隐寺旁边?反对者的理由是“文化冲突”。这个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实则经不起推敲。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包容。比如佛教就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经过将近两千年的岁月洗礼、文明浸润后,佛教在中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今天的中国人,已经很少将佛教视为“外来户”。同样的道理,外来文化同样可能入乡随俗,与本土文化交流融汇。公众不必对此过分担心。

至于星巴克的商业气息,会不会让佛门净土沾染“铜臭味”,这又另当别论。佛教寺院历来是远离红尘的清净之地,但从现实来看,灵隐寺已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它同时也是文化景点,大量游客到灵隐寺游览,走累了到星巴克歇歇脚,也无可厚非。公众最为反对的,是文化景点的过度商业化。不只是灵隐寺,目前大陆很多风景名胜、文化遗产周边商铺林立,宗教信仰、古典文化都被明码标价。过多过滥的商业开发,使景区里只剩一个“钱”字,这才是对传统文化遗产最大的威胁。

说到底,民众担忧和反对的,并不是星巴克开在了灵隐寺旁边,而是目前各大文化景点过度商业化的趋势。大慈大悲的灵隐寺和“大瓷大杯”的星巴克,完全可以和谐共处。倒是有关管理者应该深思:如何才能找准文化与商业之间的平衡点?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