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打黑,更要打掉刘汉们的“...   [4812]
  民间借贷,春天真的来了   [7528]
  “中国式扫黄” 背后的灵...   [7078]
  文物回归,哪种方式最好?   [6151]
  “中国制造”不怕苛责   [8447]
  习近平的威权为体与亲民为...   [7113]
  七成美国人分不清约会与消...   [6358]
  泛政治化也会“一无所有”   [5223]
  中国软实力:增强不难,贵...   [6074]
  读书的总统   [6395]
  中国房产泡沫不能全怪伯南...   [6903]
  美国也重理轻文?   [5796]
  2014年中国一二线城市...   [7094]
  遏制公款吃喝关键在约束权...   [6223]
  美购物季节 亚裔成为消费...   [4717]
  学生成绩差 教师加薪可否...   [6349]
  美国消费者恢复消费信心   [4256]
  美国男性是视觉动物?妻子...   [5852]
  奥巴马医改伤害奥巴马   [4698]
  恒大崛起能否拯救中国足球...   [8063]
  金融专家:人民币国际化尚...   [8221]
  李嘉诚走了,罗杰斯来了 ...   [9470]
  谈钱如何不伤感情?霍家应...   [7254]
  官员欠账吃猪蹄是哪种“风...   [4087]
  中国“绿卡”别中看不中用   [7013]
  中国客踏草坪——宾至如归...   [4582]
  危机现曙光?奥巴马与国会...   [6625]
  中国改革需要超越“区”观...   [4172]
  在天安门广场能看到什么   [6331]
  双汇收购案 能否为中国带...   [7282]
星巴克的“大瓷大杯”
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0/9/2012      点击次数:4582

美国连锁咖啡店星巴克,近日入驻杭州灵隐景区。该举动再次挑动了大陆公众的神经,质疑与反对的声音持续不断。批评者认为,星巴克在灵隐寺附近开店破坏了当地的文化氛围,是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蚀。

这一幕何其眼熟。2007年,星巴克在北京故宫的门店受到了舆论一边倒的谴责,最终不得不退出。

不过尴尬的是,当民众仍沉浸在“成功保卫传统文化”的喜悦中,故宫却接连传出开设私人会所、售卖“故宫月饼”等负面消息——如果硬要说破坏传统文化,最该打板子的,并不是星巴克。

其实静下心来看看媒体的报道便知,星巴克在杭州灵隐景区的门店开在灵隐寺外的商业街上,离灵隐寺还有1公里左右的距离,而那条商业街早就聚集了肯德基等商户。所谓“星巴克开进灵隐寺”,只是商家有意无意打的一个擦边球而已。

星巴克能不能开在灵隐寺旁边?反对者的理由是“文化冲突”。这个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实则经不起推敲。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包容。比如佛教就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经过将近两千年的岁月洗礼、文明浸润后,佛教在中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今天的中国人,已经很少将佛教视为“外来户”。同样的道理,外来文化同样可能入乡随俗,与本土文化交流融汇。公众不必对此过分担心。

至于星巴克的商业气息,会不会让佛门净土沾染“铜臭味”,这又另当别论。佛教寺院历来是远离红尘的清净之地,但从现实来看,灵隐寺已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它同时也是文化景点,大量游客到灵隐寺游览,走累了到星巴克歇歇脚,也无可厚非。公众最为反对的,是文化景点的过度商业化。不只是灵隐寺,目前大陆很多风景名胜、文化遗产周边商铺林立,宗教信仰、古典文化都被明码标价。过多过滥的商业开发,使景区里只剩一个“钱”字,这才是对传统文化遗产最大的威胁。

说到底,民众担忧和反对的,并不是星巴克开在了灵隐寺旁边,而是目前各大文化景点过度商业化的趋势。大慈大悲的灵隐寺和“大瓷大杯”的星巴克,完全可以和谐共处。倒是有关管理者应该深思:如何才能找准文化与商业之间的平衡点?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