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从“养”到“用”,破解老...   [5414]
  中国:央企扎堆造地王 丢...   [7446]
  承认知识价值,干嘛还得总...   [6502]
  直升机撒钱的表象与本质   [6849]
  收取古城维护费是抓小放大   [5717]
  最心酸儿童节礼物:要反思...   [7482]
  魏则西之后,癌症免疫治疗...   [6814]
  公共律师在转型社会中的角...   [8643]
  降首付无法解决中国楼市高...   [7553]
  中国如何挤压信贷泡沫?   [6933]
  权利秩序:医疗领域的治道...   [7219]
  “唱空中国”是吓唬市场   [4782]
  川普首战折戟释放了什么信...   [6925]
  哈佛招生趋向引华人担忧 ...   [5620]
  中国房地产去库存:国家任...   [8735]
  在华跨国公司进入竞争常态   [6069]
  中国IP电影还能热多久?   [4705]
  希拉里称将寻“51区”真...   [9912]
  中国大跌休市背后逻辑:央...   [7960]
  谁是下一次金融危机的推手...   [6387]
  如何关怀经历堕胎的女性?   [5829]
  中国“垄断倒卖民工火车票...   [5178]
  靠电子商务拯救世界?   [6359]
  如果早有屠呦呦 古罗马不...   [5826]
  高校追星,勿忘尊重学术   [5847]
  不能等到用工荒才想起职业...   [7544]
  中国:端平供需,谁需调整...   [6376]
  中国房地产内部结构失衡:...   [6023]
  创业不存在好时代和坏时代   [5244]
  “共享经济”不能成“网约...   [4802]
收入分配改革须靠民众
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0/19/2012      点击次数:7258

收入分配改革的动力远远大于阻力,而动力就在民心,收入分配改革必须依靠民众。

在当今中国“贫富悬殊”的语境下,收入分配改革早已是众望所归。10月17日,中国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本年度第四季度出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中国人翘首期盼了八年的政策总算有了着落。

提到收入分配改革的好处,不少人的直觉印象就是它能解决“不患寡而患不均”,但其实它有着更为复杂的现实意义:它是一个民生问题——如果民众收入不高,生活怎可能有改善?它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在萧条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中国想要扩大内需,不增加民众收入等于空谈;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贫富悬殊的若干阶层,没办法和睦共处,“仇富”也将成为常态;它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解决不好民心问题,将影响社会稳定和中国的长治久安。

所以,再怎么强调收入分配改革的意义都不为过。而此套方案的思路也没完全正确——“提低、控高、扩中”。问题在于,在中国,看起来美好的方案往往在落实中变了样。有网民这样预测:原则上不得超过,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然后谁来监督,谁来制约,追究什么责任则只字不谈。

民众产生上述担忧的根本原因在于近年社会利益格局不断变化,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既得利益群体,他们已成为改革的绊脚石。最近一则消息称,浙江一事业单位,有编制人员年薪超过60万元(人民币,下同),但合同工仅4万元。同工为什么不同酬?人人都知道这样的现象有违反劳动法之嫌,但要突然把这60万元和4万元间的差距抹掉,谈何容易?如果面对的是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单位,则难度更甚千万倍。

了解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历史的人知道,该方案的起草工作2004年便已启动,由国家发改委具体负责。2010年初、2011年末,国家发改委曾两次将方案上报国务院,但都未获通过。究其主要原因,便是这一批又一批的"既得利益群体“作祟”。

其实,收入分配改革的动力远远大于阻力,而动力就在民心。为何8年来从未向民众征询意见?为何眼看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方案就要出台,却迟迟不向民众公示?收入分配改革必须依靠民众,不仅让民众了解改革内容,还要依靠民众来监督,只有这样,改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