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这个问题无疑是本年度中国最热的问题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幸福感呢?《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收入依然是最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因素,健康和婚姻位居其次,“提高工资水平”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
近年来历次关于“幸福” 的调查中,工资收入都居于重要位置,这是否反映了中国人太看重物质或者过于功利?问题远非这么简单:收入的多寡不仅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涨工资最幸福”至少说明了一个事实: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对自己目前的工资水平不甚满意。 尽管普通工薪阶层的工资这些年来也在增长,但远远跑不过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跑不过如同坐了火箭一般的物价和房价。加之中国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健全,即便是所谓“中产”也成了“房奴”、“孩奴”,压力面前,人们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一方面,民众工资收入停滞不前;另一方面,中国收入差距扩大至危险境地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论是纵向地比较低收入劳工与富豪阶层的收入差距,还是横向地比较行业间、地区间的收入差距,都可以看到存在着不容小视的鸿沟。而且这鸿沟仍在不断扩大中:据官方相关数据显示,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均值5年增37万元人民币,但有两成职工5年间从未涨过工资。
因此,“涨工资最幸福”实际表达了人们对未来收入分配改革的殷切期盼与诉求,广大劳动者迫切希望能够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中国总理温家宝10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承诺,第四季度将会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意味着这一酝酿8年的改革终于有了眉目。
不过,近日传出被认为是改革标志性文件的《工资条例》,因垄断行业的反对而面临“拆分”的消息,让人不由担忧,改革会否再次受阻。
必须认识到,对中国来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否成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劳动者幸福,实际上更关乎中国国民经济乃至国际竞争力在下个10年中能否稳步增长。 回应民众“涨工资最幸福”的诉求,需要拿出改革的勇气,打破行业垄断、加大社保投入、减轻居民税负,让民众的幸福感建立在坚实的民生保障基础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