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微信收费之争当回归市场   [3959]
  中国股市改革红利何在?   [6983]
  非典十年,救赎仍未完成   [5213]
  牺牲亲属移民将产生“负能...   [7165]
  让暴行曝光,欢迎为东京审...   [5737]
  一群死猪的“奇幻”漂流   [6207]
  中国楼市“亚健康”牵动世...   [7353]
  关注中国两会,期待更多“...   [7583]
  市长可以不跪留   [4792]
  扶贫特区须走出扶贫怪圈   [5109]
  奶粉限购该让谁脸红?   [7243]
  春节不要虚火要真火   [3629]
  拯救天空 中国不能再耗6...   [8075]
  油品致霾,是谁在“要钱不...   [6454]
  山口访华,中国应对展现“...   [7263]
  第二任开启 奥巴马站在历...   [5708]
  社会心态蓝皮书PK国家健...   [5719]
  开源节流是美国未来的主旋...   [6509]
  美国“对华陷阱”,无法掀...   [4618]
  突击花钱是否违规,解释权...   [7992]
  中华文化应有自己的“圣诞...   [5071]
  还有多少“官亲”在楼市吸...   [8463]
  韩国女总统“知华”未必“...   [5018]
  朝鲜放卫星 制裁有何用?   [7451]
  从两个词解读“习时代”内...   [6205]
  人民币升值难持续???   [4803]
  “房婶”生财“无间道”引...   [6059]
  华裔国会众议员的“阴盛阳...   [6423]
  怎样留住富人的消费   [6751]
  穿上“洋马甲”救不了乳品...   [4817]
怎样留住富人的消费
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1/15/2012      点击次数:6751

以从事商业战略咨询著称的波士顿资讯公司近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新一代消费推动力》报告称,中国新兴富裕消费者将成为推动中国消费市场未来十年增长的关键力量。到2020年,这一消费群体预计达到2.8亿人,购买力达3.1万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额的5%。

当前全球经济尚未真正从危机中走出,中国正在为“保增长”而努力。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很明显,在中国,拉动内需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实现发展目标的不二法门。而这3.1万亿美元,按当前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折算,占中国2011年GDP的41.5%,不可谓不多,怎能熟视无睹?

如何留住这3.1万亿美元?笔者认为,至少可以在两个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平抑内外价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陆人喜欢到海外“扫货”、“血拼”,最直接原因就是,海外产品的“性价比”比国内高。中国商务部去年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在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五类产品中,有20种高档品牌在内地的售价比香港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贵72%,甚至在中国内地代工的产品,如iphone和ipad等,在内地的售价也要比香港的高不少。

要改变上述现状,需充分利用财税杠杆。一方面可以调整奢侈品征税范围,适当降低关税,将按品类改为按照到岸价格分级征税,对服装、食品、箱包等普通商品大幅度降低关税。

另一方面,必须疏通管理和流通环节,降低国内各类税费,减轻企业负担,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去年5月1日起正式运作的海南免税店,销售额不断上升,收效良好,可作为一个范本,推广全国。

第二,大陆企业必须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不能以“假冒伪劣”产品糊弄消费者,不能只知牟取暴利,必须重塑中国品牌的信誉。同时,企业还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产品款式、品种,改善形象设计,拓展营销渠道,培育产品的美誉度和消费者的忠诚度。

只要政府给力,企业卖力,让包括富人在内的更多消费者将“消费激情和消费能力”留在中国国内应不是什么问题。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