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北半球已经进入冬季,但中国经济回暖信号一再显现。
22日汇丰中国公布了11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估值,制造业PMI升至50.4, 13个月以来首度重返50以上。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上方,显示中国经济完成筑底。
由于中国经济仍处于去产能化进程中,筑底后能否快速反弹尚无法确定。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结构调整路线,因而宏观经济维持稳定中速增长更符合政策和市场预期。
2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盘中再次“涨停”,是10月底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上第16次“涨停”。人民币需求增加从10月开始,当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78亿美元。
国家外汇局对此数据判断是,热钱流入并不明显。虽然对热钱流入数量的估算比较困难,但从A股指数连续下跌表现看,无法证明热钱有大规模流入迹象。
结汇增多以及人民币连续“涨停”现象出现,更多体现的是市场对中国经济预期的反转,在情绪井喷过后,预期或趋于中性。在经济筑底信号出现前,人民币一度出现贬值现象,而在市场认为经济走入上行轨道后,资金开始买入人民币等待升值套利,因而引发了持续升值。
买入人民币的资金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出口商结汇;二是私人调整资产负债表,卖出美元;三是热钱流入。由于人民币连续“涨停”,导致出口商结汇困难,出现汇兑损失,因而出口企业需学会规避汇率风险。
不过,人民币连续升值趋势有可能逐渐平复,一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人民币买入价目前为6.32806,表明未来市场存在人民币贬值预期。
从基本面看,人民币升值趋势难以长期保持,未来汇率仍会双向波动。
首先,经济反弹存不确定性。中国经济此轮调整是长周期调整,前7个月的连续下滑与近期触底实际与政策短周期有关,而且经济企稳主要依赖出口反弹和政府投资。由于中共新领导集体坚持经济转型,因而未来不会依靠短期刺激来维持增长。去产能化耗费时日,经济或许在底部持续徘徊。
其二,出口无法持续扩张,升值压力减轻。尽管9月出口反弹,但全年出口增长仅在6%左右。考虑到中国提出“美丽中国”概念,能源和资源不会再无节制供给,要素价格提高会抑制出口竞争力,进而减少贸易顺差,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其三,美国“财政悬崖”解决可期,美元有回流可能。尽管美国两党此前在预算问题上互不相让,但其目的主要是从选举政治利益考虑。大选已经结束,奥巴马向共和党示好,两党终会以国家利益为重,预算问题应很快解决。若“财政悬崖”风险解除,美元热钱会回流。
其四,中国坚持“走出去”,对外投资持续增长。“走出去”已成战略,国家外汇局21日再度放松外汇审批管理,鼓励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不仅可以消化外汇储备,抑制国内通胀,更是为了实现中国资本的全球布局。企业对美元长期需求持续增加,有助平衡国际收支。
其五,私人资产负债表出现新变化。居民对房地产和股市预期不好,并对宏观层面持悲观态度,私人理财今年出现新变化,即个人对储蓄“调仓”,将人民币储蓄换为美元储蓄。虽然下半年境内银行大幅下调外币存款利率,但中国居民基于未来预期,很可能长期增加美元资产配置。
从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基本接近均衡汇率,在进一步扩大波动幅度后,人民币汇率更趋向市场化。目前人民币升值实际也是双向波动结果,从一年跨度看,人民币升值幅度有限。而中国央行面对人民币强势局面,并没有入场干预,显示中国强化汇改决心。人民币持续升值也避免了基础货币增发,抑制了国内通胀预期。
当然,人民币升值也是向奥巴马送礼,促其在制定新一轮贸易政策时保持理性。
未来新一届中国政府会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力求从根本上改变依靠货币超发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因而人民币市场化可期,升值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