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微信收费之争当回归市场   [3959]
  中国股市改革红利何在?   [6983]
  非典十年,救赎仍未完成   [5213]
  牺牲亲属移民将产生“负能...   [7165]
  让暴行曝光,欢迎为东京审...   [5737]
  一群死猪的“奇幻”漂流   [6207]
  中国楼市“亚健康”牵动世...   [7353]
  关注中国两会,期待更多“...   [7583]
  市长可以不跪留   [4792]
  扶贫特区须走出扶贫怪圈   [5109]
  奶粉限购该让谁脸红?   [7243]
  春节不要虚火要真火   [3629]
  拯救天空 中国不能再耗6...   [8075]
  油品致霾,是谁在“要钱不...   [6454]
  山口访华,中国应对展现“...   [7263]
  第二任开启 奥巴马站在历...   [5708]
  社会心态蓝皮书PK国家健...   [5719]
  开源节流是美国未来的主旋...   [6509]
  美国“对华陷阱”,无法掀...   [4618]
  突击花钱是否违规,解释权...   [7992]
  中华文化应有自己的“圣诞...   [5071]
  还有多少“官亲”在楼市吸...   [8463]
  韩国女总统“知华”未必“...   [5018]
  朝鲜放卫星 制裁有何用?   [7451]
  从两个词解读“习时代”内...   [6205]
  人民币升值难持续???   [4803]
  “房婶”生财“无间道”引...   [6059]
  华裔国会众议员的“阴盛阳...   [6423]
  怎样留住富人的消费   [6751]
  穿上“洋马甲”救不了乳品...   [4817]
突击花钱是否违规,解释权需给公众
来源:侨报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1/2013      点击次数:7992

年终岁尾,普通人家或许会想着盘点一年进账,看看今年守住了多少钱。可在大陆一些“官衙”却在盘算今年预算内外账目上还有可观的结余,如果不在年前突击花出去,可就“赔大发”了。年终突击花钱季,又拉开帷幕。

“突击花钱”,遭舆论诟病多年。可有财政部官员近日表达了不同意见——“年终突击花钱不违规, 日本也如此”。如果只是搬出邻邦也有突击花钱的例子,就想佐证突击花钱的正当性,恐怕说服力有限。道理很简单,就好像一个人做了坏事,别人也做过这种坏事,但不管多少人作恶都不能证明作恶本身的正义性一样。

其说辞是否合理,还是先来看看数据。中国财政收支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累计支出10.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而今年中央财政支出预算指标为12.4万亿元。也就是说,还剩下约1.9万亿元的预算资金,需要“突击”花出去。

其实,12.4万亿的全年预算指标摊下来,每个月大概有1万亿元,算来年底这个月的还不算太离谱。而且诚如该官员所说“突击花钱与违规花钱并非同一概念”。只要年底确实有这些项目,都在预算内,支出也完全合乎程序,那么年终突击也只是完成预算指标,从严格意义讲,如此突击花钱并不违规。

可是,该官员也提到了三种违规花钱情况:一是原本没预算,但非要花钱;二是有预算但是不走正常审批程序;三是有预算也走程序,但最后“做了手脚”。他还补充“这些情况确实存在。不仅发生在年底,每个月都有可能”。

看,其实该官员也知道公众诟病的突击花钱主要针对的是哪一种情况。若揣着明白装糊涂,只在“突击”和“违规”上抠字眼,就不厚道了。

而且突击花钱更深层的病根,舆论也声讨多年,就是现行预算编制中的“基数加增长”的方式。每年预算决策都是在上一年拨款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数额,并且结余全部上缴。这就直接导致了那些年终预算尚有结余的机构,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花,不然不但今年的剩下的要上交,明年预算规模还可能遭削减。

所以,在这样的情势下,突击花钱很难保证不违规。是否违规,定义权和“最终解释权”必须交还给民众。有内部和外部的严格监督,年初预算也要细化到每把椅子,每箱打印纸,这样才能保证预算花销是科学有序的。那种采购苹果系列电子设备当U盘的浪费行为,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同时,除了预算,各部门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事业性收费、社会保障以及一些行政罚款等“预算外收入”也该纳入严格管控。只有让这种非预算内的灰色收入也难以摆脱监督,行政支出没有任何暧昧的“法外飞地”,突击花钱、三公消费才能真正做到不违规不逾矩。一切支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切财政支出都在公共监督视线之内,才能消解年底突击花钱是否违规的社会焦虑。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