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从“养”到“用”,破解老...   [5414]
  中国:央企扎堆造地王 丢...   [7446]
  承认知识价值,干嘛还得总...   [6502]
  直升机撒钱的表象与本质   [6849]
  收取古城维护费是抓小放大   [5717]
  最心酸儿童节礼物:要反思...   [7482]
  魏则西之后,癌症免疫治疗...   [6814]
  公共律师在转型社会中的角...   [8643]
  降首付无法解决中国楼市高...   [7553]
  中国如何挤压信贷泡沫?   [6933]
  权利秩序:医疗领域的治道...   [7219]
  “唱空中国”是吓唬市场   [4782]
  川普首战折戟释放了什么信...   [6925]
  哈佛招生趋向引华人担忧 ...   [5620]
  中国房地产去库存:国家任...   [8735]
  在华跨国公司进入竞争常态   [6069]
  中国IP电影还能热多久?   [4705]
  希拉里称将寻“51区”真...   [9912]
  中国大跌休市背后逻辑:央...   [7960]
  谁是下一次金融危机的推手...   [6387]
  如何关怀经历堕胎的女性?   [5829]
  中国“垄断倒卖民工火车票...   [5178]
  靠电子商务拯救世界?   [6359]
  如果早有屠呦呦 古罗马不...   [5826]
  高校追星,勿忘尊重学术   [5847]
  不能等到用工荒才想起职业...   [7544]
  中国:端平供需,谁需调整...   [6376]
  中国房地产内部结构失衡:...   [6023]
  创业不存在好时代和坏时代   [5244]
  “共享经济”不能成“网约...   [4802]
春节不要虚火要真火
来源:侨报 作者: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2/13/2013      点击次数:3629

当中国普天同庆春节时,眼下的世界也洋溢出了中国年味儿。
 
世界各地装扮喜庆的“中国城”,耀眼红色为肃杀的冬天增添了一抹温暖。热气腾腾的餐桌,飘荡在城市上空的袅袅炊烟,是游子的思念,更是化不开的人情味。难怪,各国政要也纷至华人社区“串门”,或致电拜年,响应“中国风”。
 
还有各色应景登场的中国文化活动和演出,不仅为思乡者“解馋”,也吸引了当地人的目光。近日,大陆央视对大华府地区春节晚会进行直播时,一位美国观众因不满被影响欣赏节目,伸出“神秘”之手遮挡直播镜头,打断连线记者。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插曲,或许可以欣然理解为,美国观众的观看热情绝非虚言。
 
再有美欧商家对春节期间中国消费者的热切期盼。美国零售商们推出各种促销活动;英国商家早在1月初就张贴印有中英双语的海报,还开通了中国银联卡支付服务;就连受到“帝王行动”和经济危机双重打击的西班牙,虽然当地华人过年热情不如往年,商家却仍早早挂起大红灯笼,等待中国顾客光临。
 
那么,春节这个中国的节日真的走出去了吗?
 
春节,在中国寄予着欢乐吉祥的祝福,承载着儒家的亲情伦理价值观,然而在西方,商家眼中是客流是消费;政治家眼中是外交是政治;华人眼中是文化是回归。面对春节的文化质感仅仅停留于同族裔群体的华人社会,面对中国社会一年胜比一年普及而热络的圣诞节,还未走向西方社会层面的春节,就是尚未真正“走出去”的虚火。
 
中国之所以逐渐流行起圣诞节、情人节乃至狂欢节,是脱离了节日本真徒具其表的非价值观传递,其或浪漫或刺激的仪式感,都可在简单照搬中得以流播,让西方文化在东方获得认同;反观中国的春节,虽然亦蕴含不同的价值观,但各种仪式化的年俗其实亦可实现“出口”,如挂灯笼、贴对联、贴福字、压岁钱等等。
 
让春节“走出去”,就是要让西方如中国民众通过装扮圣诞树、圣诞老人、送玫瑰等过“洋节”一般,通过简单仪式的效仿,实现文化认知与认同。
 
然而让春节“走出去”,却并非能仅仅通过文化手段,其背后更多需要文明与国力的强盛,需要“中国梦”的实现,这才是一种文化让“老外”仰慕、引进的前提。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