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微信收费之争当回归市场   [3959]
  中国股市改革红利何在?   [6983]
  非典十年,救赎仍未完成   [5213]
  牺牲亲属移民将产生“负能...   [7165]
  让暴行曝光,欢迎为东京审...   [5737]
  一群死猪的“奇幻”漂流   [6207]
  中国楼市“亚健康”牵动世...   [7353]
  关注中国两会,期待更多“...   [7583]
  市长可以不跪留   [4792]
  扶贫特区须走出扶贫怪圈   [5109]
  奶粉限购该让谁脸红?   [7243]
  春节不要虚火要真火   [3629]
  拯救天空 中国不能再耗6...   [8075]
  油品致霾,是谁在“要钱不...   [6454]
  山口访华,中国应对展现“...   [7263]
  第二任开启 奥巴马站在历...   [5708]
  社会心态蓝皮书PK国家健...   [5719]
  开源节流是美国未来的主旋...   [6509]
  美国“对华陷阱”,无法掀...   [4618]
  突击花钱是否违规,解释权...   [7992]
  中华文化应有自己的“圣诞...   [5071]
  还有多少“官亲”在楼市吸...   [8463]
  韩国女总统“知华”未必“...   [5018]
  朝鲜放卫星 制裁有何用?   [7451]
  从两个词解读“习时代”内...   [6205]
  人民币升值难持续???   [4803]
  “房婶”生财“无间道”引...   [6059]
  华裔国会众议员的“阴盛阳...   [6423]
  怎样留住富人的消费   [6751]
  穿上“洋马甲”救不了乳品...   [4817]
扶贫特区须走出扶贫怪圈
来源:侨报 作者: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2/22/2013      点击次数:5109

去年年底,河北阜平成为习近平探访贫困的第一站。紧接着,阜平就陆续接收到扶贫机构提供的3亿元的扶贫资金,这一数字是阜平过去全部扶贫资金总和的1.5倍。有着总书记首访的“光环”, 阜平一下变成了扶贫“特区”。

成为聚光灯下的阜平,是不是就此找到了脱贫之路的良方?

顶着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阜平,已经被扶贫17年了。17年来,注入的资金也并不少,实际情况却是老百姓依然贫穷,经济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实际贫困人口还增加了一倍。与此类似,温家宝三次访问过的河北偏桥村,同样获得大量资金的注入,却依然没有真正摆脱贫困。而在更早的几十年前就因焦裕禄而闻名全国的河南兰考县,同样也是顶着典型的光环,却依然不能摘掉贫困帽子。

为何那么多扶贫资金起不到作用?一般来说,中国的扶贫工作的实施有两种主要方式:资金支持和项目引导,前者被称为是“输血”,后者被认为是“造血”。原则上这两种扶贫手段的引入,是通过引导的手段,结合当地情况,通过致富项目来扶脱贫。但是,这种扶贫的方式却往往被异化为“政绩冲动”、“扶贫革命”。

“大领导”来过,各部门、各机构统一上阵,“大赶快上”,修路搞基础设施,招商搞投资发展,贷款搞农村旅游,政府干的有声有色,政绩漂亮可观,但在主政者“功成在我任期”的思维方式下,如果没有系统的、长期的调研,而只是照搬模式走捷径,那么当关注“热度”过去,“输血”告尽,却无“造血”,就只剩下曾经为大领导光顾而欣喜的村民,再次期盼“输血”。

以往的阜平县无外乎是“越扶越贫”的代表之一,如今虽然是“最大的领导”光顾之下被注入了巨额的资金,但是否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造血”之路仍未可知。

“特区”效应能使阜平暂时依靠丰厚的支援脱离贫困,但绝非是解决中国扶贫“越扶越贫”现实的良方。30余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三农”成为老大难。走出成功的扶贫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它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不是心不在焉的政绩冲动就能解决,只能依托政府长期持续的帮扶,长远的眼光,科学的引导,真正实现 “造血”不断。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