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打击“李鬼大学”要根除“...   [7447]
  陈光标的慈善正在广告化   [6962]
  翻出郭美美的“底牌”来   [7936]
  世界杯猜想   [7624]
  事业单位改革能否纠偏教师...   [6102]
  提升文化形象不能靠出国“...   [5232]
  落马官员为何多好“通奸”...   [5583]
  印度股市领涨劲头足 市场...   [7405]
  中国古玩市场 只见浑水不...   [4052]
  为“肥胖的中国”呐喊   [5318]
  高铁让新疆与北京更近   [6736]
  给企业减负,老话题要有新...   [5097]
  中国“绿卡”,提升国家实...   [4113]
  7000人旅行团,求你别...   [6082]
  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 买...   [7391]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是...   [6468]
  郭施亮:提防A股低市盈率...   [5303]
  财政花钱会让奶粉更安全吗...   [5073]
  洋奶粉有新规,国产奶粉何...   [5779]
  证监会为何如此“放纵”I...   [7265]
  中国房地产会崩盘吗?   [8395]
  去掉机关食堂的机关才是走...   [8221]
  “药儿园”事件引发的法律...   [7105]
  以色列外交官罢工因“差钱...   [5823]
  原油市场不放开难争国际定...   [7193]
  新闻分析:西方制裁能否压...   [5596]
  政府、央行该不该出手救房...   [4662]
  客机失联能警醒民航业吗   [6084]
  "请不要相信这人的话!"...   [4219]
  没了审批 监管要跟上   [5882]
重建中国人“资源观”当从米和房开始
来源:侨报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5/25/2013      点击次数:7072

北京官方的新华社24日刊发报道称,针对三个月前在广东市场发现的“镉超标大米”原凶在哪里,大米产地湖南官方至今尚未给出准确答复。一种焦虑笼罩在从种粮农民到大米加工厂再到消费者心间——“镉污染源”是否如一位农业专家所分析的、是来自“土壤遭到重金属污染”?

如果是,那对祖祖辈辈生活于兹、且靠土地为生的农民们来说,对数千万吃着湖南这个产粮大省大米的消费者来说,甚至对于整个中国的农业产业来说,都将是一个“晴天霹雳”。如果是,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不太愿正视、一些媒体不太敢曝光的“环保难题”今天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话题。

就在新华社发出这篇报道的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举行第六次学习会,主题就是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不越雷池一步”。他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就是节约资源。

诚哉斯言,对于当前和未来的中国政府来说,重建公民的“资源观”迫在眉睫。

中国教科书中过去常讲的一句话是: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事实上,这是从总体说的,今天再提,既不准确,也不符合新的“资源观”。谁都知道,中国人口众多,平均一下就没有多少。许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甚至不到世界平均的一半。中国人当少谈总量,多关注人均。

中国的耕地接近18亿亩,粮食总产粮连续多年破万亿斤,总量确实不是个小数字,但没有人敢说中国“地广、粮多”。如果某一年中国粮食达不到1万亿斤,可以预料,世界粮价会暴涨。两湖地区是中国的粮仓之一,种粮的田地如果被污染,岂是中国之福?

记得去年,地产大佬王石说“(中国)内地人没资格住大房子”,引来无数网民的拍砖。其实,王石这话背后的“道理”并没有错。从节约资源角度讲,中国人确实没有必要住那么大的房子。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中国人均占有土地并不多,居室面积求大,不符合国情。

然而,综观今天中国各大城市的楼市,开发商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个个把房子建得大大的,要买一个100平方米以下的两居室新房,恐怕不太容易。如今,中国多数家庭是三口之家,有的儿女大了,还与父母不在一起住,家家户户的房子都在百平米以上,不是浪费吗?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地方官员居然拿人均住房面积的多少,作为吹嘘其政绩筹码。官方一方面在要求百姓建立合理的消费观,另一方面又给开发商建大房子、豪宅开绿灯。对楼市“限价”,却不“限大”,这似乎是一个“跛足”政策。

这包括对石油、天然气、水、电等资源类产品的消费。中国国内很多人始终有一种顽固的比较观念:即经常拿中国人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与美欧国家比。企业以此作市场营销分析也就罢了,但政府和百姓有必要用这样的比较数据做参照吗?难道中国人追求的“幸福”目标就是在消费水平上赶上美国人吗?显然,这是一种不顾国情的攀比心态。可以想象,当中国人均石油消耗量达到美国水平时,国际原油的需求量将会有多大,世界油价又会是什么样?

我们提倡重建中国人的“资源观”就是要让人们懂得节约资源、珍惜资源;让人们懂得简单生活、理性生活和科学生活的常识,懂得控制物欲至今仍是轻松人生的首要条件。

如果一切从节约资源出发,生产商是不是更应该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节能减排?中国的环境是不是更优美?经济转型是否更容易一些?如果抱持节约资源的观念,消费者还会不会贪大求多、相互攀比?富人还会不会因为比奢摆阔、暴殄天物而遭人嫉恨?如果没有攀比,没有羡慕嫉妒恨,社会风气是否不再那样浮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更平和,人们的幸福感是否更强烈?

重建中国人的“资源观”,就从保护大米生产和少建大房子开始吧。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