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的财富谁也带不走   [8114]
  美国不当世界警察:化解叙...   [6107]
  苹果变平庸 美国创新力并...   [8443]
  中石油高管被查警示央企改...   [8402]
  阿里APP“来往”、网易...   [8253]
  中国何时能真正战胜日本?   [6053]
  微信骚扰用户、危及社会安...   [8347]
  书写汉字 亦可传承中国传...   [4917]
  中国人走出国门 可别“衣...   [5739]
  北京担心债务与房价危机共...   [6552]
  “只想和你睡觉”的富豪相...   [5925]
  投资保增长,宜舍“铁公机...   [6042]
  齐默曼案:应以和平来赢得...   [7059]
  “洋中药”受宠背后:窝里...   [6829]
  “江水泡饭”:千万别拿习...   [7314]
  “房产热”致经济危机,中...   [6324]
  从“高房价有利穷人”论透...   [5309]
  在美国卖肉夹馍并不易 公...   [7598]
  “股改”不是体面地抢钱   [6358]
  重视公共安全从公交车抓起   [4971]
  求职拼爹找“关系”愁煞毕...   [8361]
  重建中国人“资源观”当从...   [7072]
  少年“强”,则中国“强”   [4874]
  奶粉之战别靠最严标准   [6320]
  食品安全关乎大国形象   [7418]
  大陆乡村幼儿园仍处在监管...   [5109]
  中国不妨学学美国的外交战...   [6072]
  灾区救援需整合官民力量   [4752]
  留学生来美 不可因噎废食   [4227]
  面对禽流感 中国可以更从...   [6213]
重建中国人“资源观”当从米和房开始
来源:侨报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5/25/2013      点击次数:7072

北京官方的新华社24日刊发报道称,针对三个月前在广东市场发现的“镉超标大米”原凶在哪里,大米产地湖南官方至今尚未给出准确答复。一种焦虑笼罩在从种粮农民到大米加工厂再到消费者心间——“镉污染源”是否如一位农业专家所分析的、是来自“土壤遭到重金属污染”?

如果是,那对祖祖辈辈生活于兹、且靠土地为生的农民们来说,对数千万吃着湖南这个产粮大省大米的消费者来说,甚至对于整个中国的农业产业来说,都将是一个“晴天霹雳”。如果是,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不太愿正视、一些媒体不太敢曝光的“环保难题”今天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话题。

就在新华社发出这篇报道的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举行第六次学习会,主题就是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不越雷池一步”。他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就是节约资源。

诚哉斯言,对于当前和未来的中国政府来说,重建公民的“资源观”迫在眉睫。

中国教科书中过去常讲的一句话是: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事实上,这是从总体说的,今天再提,既不准确,也不符合新的“资源观”。谁都知道,中国人口众多,平均一下就没有多少。许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甚至不到世界平均的一半。中国人当少谈总量,多关注人均。

中国的耕地接近18亿亩,粮食总产粮连续多年破万亿斤,总量确实不是个小数字,但没有人敢说中国“地广、粮多”。如果某一年中国粮食达不到1万亿斤,可以预料,世界粮价会暴涨。两湖地区是中国的粮仓之一,种粮的田地如果被污染,岂是中国之福?

记得去年,地产大佬王石说“(中国)内地人没资格住大房子”,引来无数网民的拍砖。其实,王石这话背后的“道理”并没有错。从节约资源角度讲,中国人确实没有必要住那么大的房子。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中国人均占有土地并不多,居室面积求大,不符合国情。

然而,综观今天中国各大城市的楼市,开发商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个个把房子建得大大的,要买一个100平方米以下的两居室新房,恐怕不太容易。如今,中国多数家庭是三口之家,有的儿女大了,还与父母不在一起住,家家户户的房子都在百平米以上,不是浪费吗?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地方官员居然拿人均住房面积的多少,作为吹嘘其政绩筹码。官方一方面在要求百姓建立合理的消费观,另一方面又给开发商建大房子、豪宅开绿灯。对楼市“限价”,却不“限大”,这似乎是一个“跛足”政策。

这包括对石油、天然气、水、电等资源类产品的消费。中国国内很多人始终有一种顽固的比较观念:即经常拿中国人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与美欧国家比。企业以此作市场营销分析也就罢了,但政府和百姓有必要用这样的比较数据做参照吗?难道中国人追求的“幸福”目标就是在消费水平上赶上美国人吗?显然,这是一种不顾国情的攀比心态。可以想象,当中国人均石油消耗量达到美国水平时,国际原油的需求量将会有多大,世界油价又会是什么样?

我们提倡重建中国人的“资源观”就是要让人们懂得节约资源、珍惜资源;让人们懂得简单生活、理性生活和科学生活的常识,懂得控制物欲至今仍是轻松人生的首要条件。

如果一切从节约资源出发,生产商是不是更应该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节能减排?中国的环境是不是更优美?经济转型是否更容易一些?如果抱持节约资源的观念,消费者还会不会贪大求多、相互攀比?富人还会不会因为比奢摆阔、暴殄天物而遭人嫉恨?如果没有攀比,没有羡慕嫉妒恨,社会风气是否不再那样浮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更平和,人们的幸福感是否更强烈?

重建中国人的“资源观”,就从保护大米生产和少建大房子开始吧。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