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的财富谁也带不走   [8114]
  美国不当世界警察:化解叙...   [6107]
  苹果变平庸 美国创新力并...   [8443]
  中石油高管被查警示央企改...   [8402]
  阿里APP“来往”、网易...   [8253]
  中国何时能真正战胜日本?   [6053]
  微信骚扰用户、危及社会安...   [8347]
  书写汉字 亦可传承中国传...   [4917]
  中国人走出国门 可别“衣...   [5739]
  北京担心债务与房价危机共...   [6552]
  “只想和你睡觉”的富豪相...   [5925]
  投资保增长,宜舍“铁公机...   [6042]
  齐默曼案:应以和平来赢得...   [7059]
  “洋中药”受宠背后:窝里...   [6829]
  “江水泡饭”:千万别拿习...   [7314]
  “房产热”致经济危机,中...   [6324]
  从“高房价有利穷人”论透...   [5309]
  在美国卖肉夹馍并不易 公...   [7598]
  “股改”不是体面地抢钱   [6358]
  重视公共安全从公交车抓起   [4971]
  求职拼爹找“关系”愁煞毕...   [8361]
  重建中国人“资源观”当从...   [7072]
  少年“强”,则中国“强”   [4874]
  奶粉之战别靠最严标准   [6320]
  食品安全关乎大国形象   [7418]
  大陆乡村幼儿园仍处在监管...   [5109]
  中国不妨学学美国的外交战...   [6072]
  灾区救援需整合官民力量   [4752]
  留学生来美 不可因噎废食   [4227]
  面对禽流感 中国可以更从...   [6213]
奶粉之战别靠最严标准
来源:侨报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5/14/2013      点击次数:6320

伴随《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1日起正式实施,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刘美菊近日称,中国从正规渠道进口的海外奶粉,质量也是依据中国标准,如不符合,就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如此言说的底气在于,大陆2010年修订的第四代乳制品质量标准,被中乳协号称是“技术上最先进、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

针对进口奶粉吃香、但鱼龙混杂的乱象,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实施本可赢得掌声,但秘书长“进口奶粉须符中国标准”说,却遭到舆论呛声。有网民戏称,进口奶粉若不添加三聚氰胺,在中国就是不合格。当然,这是极端戏谑之语,但从中可以看出大陆民众对本国所产奶粉质量的担忧与焦虑。的确,当履行中国标准的国产奶粉不受国民待见,另行标准的洋奶粉却受追捧,中国标准岂能不尴尬?再以此衡量洋奶粉岂能不遇冷眼?

一个现实是,依靠进口奶粉来喂养中国人,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一者,中国人口庞大,如果都喝进口奶粉,全世界恐怕都支撑不住。再者,由于膳食结构等差异,洋奶粉未必完全适合中国人,对乳糖不耐受、乳蛋白过敏等中国婴儿,应在医生指导下食用奶粉。此外,进口奶粉价格高昂,并非每个中国家庭都能承受。大部分中国人,还是得喝国产奶粉。

问题是,有了最先进、最严格的标准,就能让民众把新生命放心托付于国产奶粉吗?标准是理性工具,只是给人对事物信任的捷径,但理性而专业的标准,远不及消费者实用主义检验建立起来的感性判断。因此,产品在消费者面前,符不符合标准不重要,质量、信任说了算。

三聚氰胺事件后,食品监管力度加大,但国产奶粉问题依然不绝。本就崩塌的信任雪上加霜。中国的乳制品企业重拾公众的信任,需要更严的食品监管体系、更苛刻的奶粉质量标准,但绝不能以建立标准、执行标准的本位主义就作交待。

重塑信心,重要的是各个监管机构能不能让企业生产出高品质的奶粉,质量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监管机构要加强日常巡查与抽检,确保奶粉生产过程无漏洞;本土奶粉厂商也应加强自律,挽回消费者的信心。只有以此为出发点,更全面、更细微、更专业、更负责的监管,才能让国货自强。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