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多国拉开中国春节游大幕 ...   [7639]
  2017年为民用航空史上...   [7316]
  企业和员工的运作最佳?   [6713]
  美欧正陷入“西方价值观”...   [6381]
  中国:野生动物园安全保障...   [6130]
  “中等国家”才是日本的“...   [7416]
  九成孩子将娱乐明星当榜样...   [6376]
  中国楼市的最大风险是“调...   [8316]
  吐槽“逼捐”被拘留,民意...   [7992]
  透视中国“游学”:不该重...   [6643]
  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毕业...   [6276]
  牛掰!不丹可一夫多妻或一...   [8526]
  中国:捅开公款存储的潜规...   [6775]
  重庆等12个城市试点生育...   [7334]
  山大:大学校区搬迁到底谁...   [6073]
  网络文学倚重写作软件是自...   [6013]
  日本驻英使馆为何扮演间谍...   [5692]
  中国:为什么过年越来越没...   [6314]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   [5813]
  印度为什么总有恶性强奸案...   [6713]
  中:专家评九城市房地产调...   [6626]
  “毒跑道”不能简化为标准...   [7416]
  生态保护需要这样的壮士断...   [5948]
  不该嘲笑“逃离地球”之梦   [8349]
  破产与合并冲击下的中国钢...   [6259]
  中国楼市杠杆到底有多大?   [8003]
  中国:公务戒酒,罚则还须...   [4726]
  法兰克福成英“脱欧”大赢...   [6428]
  美国大公司内薪酬差距知多...   [8739]
  中国:五证合一与一照一码...   [8224]
从“高房价有利穷人”论透视楼市迷局
来源:侨报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6/26/2013      点击次数:5309

 “高房价不是为了让富人发财,而是让穷人能住上房子”。大陆一位素以言论大胆著称的经济学者近日抛出这一“神论”,被中共中央机关报斥为“歪理邪说”。双方的隔空交战在网络上各有拥趸,有人骂该学者为利益集团代言人、赞党报说了真话,也有人支持该学者“豪宅补公租”的思路没错、党报反倒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在大陆舆论空间,两派为了一句话吵得鸡飞狗跳绝非新鲜事,何况这还是一句埋了数个“雷”的话,比如竟敢鼓吹“高房价”,比如牵涉到“穷人、富人”,相当于同时刺到了北京当局一直难觅良方的高房价问题和贫富分化问题两大毒瘤。

此局对战里,站在道德制高点的高房价批判者显然更有优势,因为这迎合了广大民众批判高房价的心声——似乎高房价批判完了就会跌下去一般,其实是事与愿违,这不仅从房产中介节节攀升的挂牌价里可以感受到,连信任度欠佳的统计局数据也一再印证着“残酷的真相”。作为国家级媒体,及时发声以正视听,值得肯定,但也绝不应满足于摆一摆批判之姿,人民无疑还有更高期待,比如:直陈当下楼市调控的纰漏、监督各级政府不尽心之处、揪出保障房分配黑幕……

而“高房价有利穷人”论也的确欠扁,这不是给高房价提供了合法性吗?怪只怪该学者表达的侧重点有误。其实“豪宅补公租”的思路,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都有极好的政策实践,但并非是“豪宅卖出天价,然后政府有钱了”,再去“给穷人建保障房”这样的逻辑,而应该是政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保障房体系,优先保证保障房供应,另外结合社会差异化需求市场化运作商品房建设,对商品房征收重税用于反哺保障房。这种商品房与保障房的双轨制,其实正是中国政府推进改革的方向。

然而,理想与现实毕竟总有距离。良好的制度设计,在推行过程中难免因为外部大环境的变化而阻滞,或者是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挠。

远的不说,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先后面临禽流感疫情、一季度经济数据不乐观、四川芦山地震、就业难、光伏产业遭遇欧盟伏击等内忧外患,经济转型承受了巨大压力,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重心正逐渐放在“稳增长”上。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6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名义增长20.6%,明显快于去年全年的增长。此外,新一届政府迄今11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关注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与民生,但涉及房地产调控与保障房建设的内容着墨不多。

中国当前被海内外媒体广泛专注的“地方债危机”,也是房价持续上涨而保障房建设推进缓慢的一大原因。目前,地方政府的债务依然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2012年底,4个省、17个省会城市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高达7746余亿元,占这些地区债务余额的一半之多。更有学者引用的一个数据显示,80%地方债的偿还跟地方房地产挂钩。可以想象,一旦房价大幅下跌,地方政府面临“破产”的风险。

同时,保障房建设亦会削减地方的土地出让收入,甚至还要从政府口袋里掏钱进行投入,显然会损害地方政府的利益。所以,期望地方政府自动“劫富济贫”不大现实(保障房建设更是一个政治任务),部分地方官员倒是有可能利用职权行“劫贫济富”之便(官员及其亲属骗购、倒卖保障房丑闻)。

实现经济软着陆的目标,意味大陆房地产调控不可能狠下猛药,更不意味着房价会如民众所盼的那样下跌,这正是房价越调越涨迷局出现的原因。看来,限购、限贷等调控手段的效力会越来越受到民间、业界乃至政府自身的怀疑,加上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房价上涨预期,要平衡好经济发展与居者有其屋,唯有在经济发展方式大变革的前提下,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模式的大变革,比如房产税扩围等举措。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