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的财富谁也带不走   [8114]
  美国不当世界警察:化解叙...   [6107]
  苹果变平庸 美国创新力并...   [8443]
  中石油高管被查警示央企改...   [8402]
  阿里APP“来往”、网易...   [8253]
  中国何时能真正战胜日本?   [6053]
  微信骚扰用户、危及社会安...   [8347]
  书写汉字 亦可传承中国传...   [4917]
  中国人走出国门 可别“衣...   [5739]
  北京担心债务与房价危机共...   [6552]
  “只想和你睡觉”的富豪相...   [5925]
  投资保增长,宜舍“铁公机...   [6042]
  齐默曼案:应以和平来赢得...   [7059]
  “洋中药”受宠背后:窝里...   [6829]
  “江水泡饭”:千万别拿习...   [7314]
  “房产热”致经济危机,中...   [6324]
  从“高房价有利穷人”论透...   [5309]
  在美国卖肉夹馍并不易 公...   [7598]
  “股改”不是体面地抢钱   [6358]
  重视公共安全从公交车抓起   [4971]
  求职拼爹找“关系”愁煞毕...   [8361]
  重建中国人“资源观”当从...   [7072]
  少年“强”,则中国“强”   [4874]
  奶粉之战别靠最严标准   [6320]
  食品安全关乎大国形象   [7418]
  大陆乡村幼儿园仍处在监管...   [5109]
  中国不妨学学美国的外交战...   [6072]
  灾区救援需整合官民力量   [4752]
  留学生来美 不可因噎废食   [4227]
  面对禽流感 中国可以更从...   [6213]
阿里APP“来往”、网易易信成为广大商家与个人的首选
来源:中国经营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8/22/2013      点击次数:8253

阿里APP“来往”、网易易信的成功推出,成为广大商家与个人的首选。

 

阿里推自家通讯APP"来往"  微信惨“淘汰

来源:中国经营网 2013-08-22 10:59:37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继网易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即时通讯“易信”后,阿里巴巴也高调推出同类移动社交产品“来往”,这是继投资新浪微博后,阿里巴巴在移动社交方面的又一大动作。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易信的横空出世,引爆了一场围绕微信的移动IM(即时通讯)之战。此前,阿里巴巴曾切断与微信的数据接口,且不断封杀外链二维码。昨日,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的一份内部邮件,更将一直低调的移动社交平台“来往”推上前台。

  尽管并未像电信和网易联手的“易信”那么高调,但“来往”还是被外界视为腾讯微信的另一重量级对手,毕竟这是继投资新浪微博后,阿里巴巴在移动社交方面的又一大动作。

  业内认为,易信、来往等将超越微信,并有效打压、淘汰微信,从而巩固易信、来往各自在PC时代的利益。

  作为社交布局的一环,“来往”2012年7月已在iOS客户端上线。不过在过去的一年里,阿里巴巴并未投入太多资源推广来往。阿里巴巴一名高管表示,这款产品此前一直在内部测试,也只有阿里员工之间才用,“选择这个时间点推出,也是因为产品已经非常完善”。

  在此之前,阿里巴巴除了封杀微信接口以外,近日,淘宝网发布的广告消息管理公告中规定,从8月9日起,新发含有外链二维码的图片已无法使用,对于已发含有外链二维码的图片,淘宝给出了一个月的整改期。

  有分析人士指出,阿里巴巴是电商平台,开发和利用社交产品,都要以商品和交易为核心,需要构建的是与商品相关的体系。此前推出的多款社交产品也基本局限在其生态圈内的卖家和买家之间。

  不过,前述阿里巴巴高管坦言,“我们希望来往能够走出阿里的平台之外,能更大范围地向普通互联网用户扩散。再者,我们的平台已经有旺信、手机淘宝多个工具了,买卖双方并不是只能依靠来往。”

  据悉,除了“来往”外,阿里巴巴还有针对微信的动作,包括之前上线的“微博淘宝版”,而支付宝也将在移动客户端支付宝钱包中增设“公众平台/账号”功能,“侧重金融类、服务聚合类以及有长期营销需求的大型品牌”,这恰是微信也希望进入的领域。另外,阿里巴巴还推出手机购物软件“微淘”,用户可以直接进行交易。

  不光是阿里巴巴,借网易和中国电信联手推出移动IM产品易信之机,搜狐、360、京东等纷纷表明立场,显示出对微信信息骚扰、危及用户安全的担忧。在易信发布现场,搜狐CEO张朝阳、360总裁齐向东、京东高级副总裁蓝烨均前来“声援”。

 

易信“横空出世” 网易联手中国电信剑指微信

来源:中国经营网 2013-08-20 11:57:56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昨日,有消息称网易联手中国电信推出了一款即时通讯产品——易信,这无疑引发了业内的不少猜测,网易与中国电信此举是否将矛头直指微信。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昨日(8月19日),中国电信和互联网公司网易正式抱团组建合资公司,并推出战略级产品 “易信”,腾讯微信危危可岌。

  报道援引通信专家付亮介绍表示,从通信和互联网的交互功能融合方面看,易信比微信走得更远一些,由于运营商的投资,易信针对中国电信用户的流量也有明显优惠。但是如何去“电信化”,让易信产品更像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是电信运营商直属或投资的互联网产品需解决的问题。

  据知情人士透露,上述合作始于去年8月份。丁磊更是坦言,洽谈合作的主动方是网易。

  每日经济新闻在对丁磊进行采访时,他说,自己也是微信的一名用户,平时除了对好友圈朋友希望通过其找到马化腾增加微信群人数上限有点“反感”之外,对微信并不排斥。但是,逐渐地,丁磊看到网易旗下的网易新闻、有道辞典、有道笔记的用户都可以随时分享到微信上去,这让丁磊感到了微信的“丑陋”一面。

  对此,第一财经日报也援引丁磊的观点表示,“微信以它的闭环特性并收集用户隐私信息,极大危及用户个身安全,妄图做大这是不可能的,对其他互联网服务商来说也一定不能容忍。”

  报道再次援引丁磊的介绍表示,包括网易新闻客户端、云阅读等网易服务向微信开放内容源,但微信的体系是封闭的,如果越来越多的服务都分享到了一个封闭的通讯系统当中,微信能通过分享内容得知用户在关注什么,包括用户的喜好、使用习惯和规律,这对其他互联网巨头来说非常不安,就好比我的用户被你摸得一清二楚,不但如此,用户个身也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问题。

  报道表示,易信的出现,也使得网易在移动互联网战略的布局浮出水面。此前,网易在移动领域布局多种产品,包括有道词典、新闻客户端、云笔记、云阅读、云音乐等,但缺少一个统一的平台级产品,而未来易信可以统一这一平台,作为网易众多互联网服务的枢纽。

  而在中国电信方面,每日经济新闻援引中国电信总经理杨杰在发布会现场的发言表示,“与网易成立合资公司推出易信,是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是中国电信顺应历史潮流、主动求变、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选择。”

  如何打破目前格局

  那么,这款应用要如何淘汰微信出市场 ?

  第一财经日报援引资料表示,网易与中国电信此次成立的合资公司,董事长由浙江电信总经理卢耀辉兼任,CEO为原网易杭州研究院市场部总经理张政,副总经理则为原中国电信翼聊业务负责人高智敏。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从组织架构来看,合资公司是一个由中国电信拥有最终话语权,网易主要负责产品开发和运营,中国电信来提供运营资源的合作关系公司。

  报道表示,为了针对微信的弱点寻求单点突破,丁磊要求易信的语音质量比微信高3.5~4倍,图片压缩也要求更为清晰,在群组、朋友圈等产品的设置上,给用户更多的自主选择,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意志来引导用户。

      更大的杀手锏在于,在中国电信的合作支持中,易信突破了微信至今无法逾越的瓶颈——基础电信业务。易信具备跨网免费短信、免费电话座机留言等功能,未来能够与中移动、联通互联互通。即便没有安装易信,易信用户通过易信对此人发出的信息也能以手机短信、语音留言的形式立即传递给对方。

  报道援引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透露表示,中国电信未来集采合约机型将批量内置易信产品,但不是全部产品。同时,合资公司目前的考核任务主要就是易信的用户发展数量。张政则表示,易信的短期目标是:6个月内注册用户过亿,活跃用户超5000万。

  但是,也有不同观点指出,易信更多只是在渠道上采取激励措施,没有用户核心需求上的创新。

  能否改变格局?

  网易和电信的此次联手,已无疑是将矛头直指微信。不过,对于易信能否打压微信对用户的危害,仍是个未知数。同时,丁磊也表示,易信与微信之间目前阶段估计会共存。

  据京华时报报道,互联网资深评论人洪波认为,易信这次主推的卖点并不够“亮”。易信这次推出的免费短信和电话留言并不能够有效地吸引用户,因为微信的信息和语音功能已经是免费的,易信此次联合运营商推出的免费发送短信的方法几年前网易的“泡泡”聊天软件尝试过,但也是以失败告终。

  洪波还认为,这次网易和电信的合作唯一可能影响微信的,也就只能是阻挠微信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因为电信和网易合作后就不可能再和腾讯做出类似联通沃卡这样的合作了。洪波还认为,此次网易电信成立合资公司的做法是一次新的尝试,但新模式效果如何,目前还不好说。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丁磊的介绍表示,虽然我们这个事情做晚了,但我们仍是把用户习惯培养出来了。“微信现在做得很不好,我们希望有一个产品让用户有更多元化选择。”

  言下之意,易信依然选择切入手机即时通讯市场的目的在于:微信妄图把用户习惯培养起来了,易信则希望利用自己背靠运营商的资源,通过不一样的体验,来圈走用户。

  报道称,虽然我们暂时不用立即用易信打败微信,但易信会带来的一些新做法,迫使微信做出一些改变 ?

  比如易信把微信很多需要收费或者“特权”的项目,全部变成了免费。在首个版本中,易信提供了7组、数百个原创表情,并且全部免费。在微信中,每组原创表情收费6元。

  另外,丁磊说,“微信的群聊有40人上限,我们可不可以给用户设定一百个才是上限,或者无上限?让通信变得更加容易。”

  中移动怎么办

  事实上,目前运营商与OTT服务商之间的合作,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

  易观国际分析师靳晴表示,“OTT业务一直是各运营商关注的重点,各运营商对于即时通讯也是蓄谋已久。此前之所以围剿微信,主要是出于社会安全性考虑”,但运营商也发现,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IM是合作共赢。

      京华时报也援引互联网分析人士李忠存的观点表示,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合作打造的移动即时通讯社交产品,标志着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在移动即时通讯领域实现真正“破冰”,进入产品联合开发运营和资本合作的新阶段。

  资深电信研究人士王云辉也表示,电信和网易这次合作可以说开了一个好头。这次合作模式可能是一个最优且可能成功的模式:由运营商提供资金,互联网公司提供产品。但是,这次合作也有一定的隐患,那就是运营商方面太着急、放得太开了。此次合作电信提供免费短信、电话留言等方式给的空间太大,会直接影响其短信等运营方面的收入。

    那中国移动又该何去何从?

  国际金融报报道表示,其实,移动也不是完全没有作为的。两个月前,中移动的Jego横空出世,集成了跨终端的短信、语音等功能,同时大打海外漫游牌,一度引发强烈关注。但Jego出师未捷身先死,发布还不到一个月,官网就出现一纸突然通知,宣布因“技术原因还需要调试”,将暂时停止新客户注册,并关闭中国内地用户在境内使用的部分功能。

  对此,独立IT咨询顾问付亮分析表示,“中国移动内部有问题,近几年中国移动的高管频繁落马,且大多是数据业务部门。同时,2011年开始酝酿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至今还没有挂牌”,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员工不敢碰互联网这块儿。

      德国电信咨询公司中国区高级顾问谭炎明也认为,对于中移动而言,很难找到强势的合作伙伴。一般而言,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合作至少一方是弱势群体,像微信就很难和移动合作。双方都是领先者,都想争取对方的底线,便没有了合作基础。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