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打击“李鬼大学”要根除“...   [7447]
  陈光标的慈善正在广告化   [6962]
  翻出郭美美的“底牌”来   [7936]
  世界杯猜想   [7624]
  事业单位改革能否纠偏教师...   [6102]
  提升文化形象不能靠出国“...   [5232]
  落马官员为何多好“通奸”...   [5583]
  印度股市领涨劲头足 市场...   [7405]
  中国古玩市场 只见浑水不...   [4052]
  为“肥胖的中国”呐喊   [5318]
  高铁让新疆与北京更近   [6736]
  给企业减负,老话题要有新...   [5097]
  中国“绿卡”,提升国家实...   [4113]
  7000人旅行团,求你别...   [6082]
  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 买...   [7391]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是...   [6468]
  郭施亮:提防A股低市盈率...   [5303]
  财政花钱会让奶粉更安全吗...   [5073]
  洋奶粉有新规,国产奶粉何...   [5779]
  证监会为何如此“放纵”I...   [7265]
  中国房地产会崩盘吗?   [8395]
  去掉机关食堂的机关才是走...   [8221]
  “药儿园”事件引发的法律...   [7105]
  以色列外交官罢工因“差钱...   [5823]
  原油市场不放开难争国际定...   [7193]
  新闻分析:西方制裁能否压...   [5596]
  政府、央行该不该出手救房...   [4662]
  客机失联能警醒民航业吗   [6084]
  "请不要相信这人的话!"...   [4219]
  没了审批 监管要跟上   [5882]
中国“绿卡”别中看不中用
来源:侨报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0/20/2013      点击次数:7013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在中国俗称中国“绿卡”,因其申请人数和实际发放数量的悬殊,入列“世界上最难申请的‘绿卡’”之一,但现在,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张身份证明不仅想要不容易,想用更不容易。

近日,有大陆媒体报道了一名持中国“绿卡”的老外办事处处碰壁的经历,不论是银行、酒店,还是购买火车票或机票,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服务机构,其工作人员大多不认识这张老外身份证,即便有官方发布的文件佐证,很多机构和个人仍将其拒之门外。如此中看不中用,它对老外的吸引力还能维持多久?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常住老外有60多万,中国“绿卡”的年均发放量仅200多张。从9年前“绿卡”发放办法实施,到去年“绿卡”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颁行,中国已经有明确的发放、使用规定。但一者,能获得此证的外籍人士仍是凤毛麟角;二者,凤毛麟角们难以享受“绿卡”待遇。

“办证难”,一方面是条件较为苛刻,网络上甚至流传着这样的段子,“比尔•盖茨、巴菲特够不够优秀?他们想到中国定居可不可以?不可以,因为按照现行规章,他们不具备所要求的中国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政府办事机构的效率、作风实在难以恭维,近日来见诸媒体的河北武邑小伙办护照遭遇“折腾”、孕妇办准生证难,就是繁琐制度之下到政府办事的写照。中国人如此,老外纵使有点超国民待遇,也得遭遇沟通之难。

而“卡难用”,首先是因“用的少”,大陆至2011年底也只有4752人拿到“绿卡”,几千人之于十几亿人口之国,见过拿“绿卡”的能有几人?如此又何谈对之烂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情有可原。而政府虽颁行使用办法,但对之普及工作也未到位。究其根本,对“绿卡”或者说对“人才”仍未关怀备至。

未来的国力竞争,其实是人才和资源的竞争。从“百人计划”到“千人计划”,中国不可谓不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但是“绿卡”作为一国针对外国人才的优渥待遇,应当体现出其吸引力来,机会够多、实用便利,是其价值所在。一旦重其形,而轻其质,那么所谓“吸引人才”就失之“诚意”,效果势必大打折扣。

对中国这个非移民国家来说,若想更好的吸引海外人才,恐怕尚需由上而下的观念改变。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