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打黑,更要打掉刘汉们的“...   [4812]
  民间借贷,春天真的来了   [7528]
  “中国式扫黄” 背后的灵...   [7078]
  文物回归,哪种方式最好?   [6151]
  “中国制造”不怕苛责   [8447]
  习近平的威权为体与亲民为...   [7113]
  七成美国人分不清约会与消...   [6358]
  泛政治化也会“一无所有”   [5223]
  中国软实力:增强不难,贵...   [6074]
  读书的总统   [6395]
  中国房产泡沫不能全怪伯南...   [6903]
  美国也重理轻文?   [5796]
  2014年中国一二线城市...   [7094]
  遏制公款吃喝关键在约束权...   [6223]
  美购物季节 亚裔成为消费...   [4717]
  学生成绩差 教师加薪可否...   [6349]
  美国消费者恢复消费信心   [4256]
  美国男性是视觉动物?妻子...   [5852]
  奥巴马医改伤害奥巴马   [4698]
  恒大崛起能否拯救中国足球...   [8063]
  金融专家:人民币国际化尚...   [8221]
  李嘉诚走了,罗杰斯来了 ...   [9470]
  谈钱如何不伤感情?霍家应...   [7254]
  官员欠账吃猪蹄是哪种“风...   [4087]
  中国“绿卡”别中看不中用   [7013]
  中国客踏草坪——宾至如归...   [4582]
  危机现曙光?奥巴马与国会...   [6625]
  中国改革需要超越“区”观...   [4172]
  在天安门广场能看到什么   [6331]
  双汇收购案 能否为中国带...   [7282]
2014年中国一二线城市房价将持续上涨?
来源:侨报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2/14/2013      点击次数:7094

在经历了一轮快速上涨之后,中国主要城市房价在临近2013年末时出现涨速明显放缓的迹象。即将到来的2014年会延续今年的楼市高温,还是会在日益加大的楼市分化之下出现房价下跌的“拐点”,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沪七条”出台后,上海新房市场持续下探,上周更是跌破20万平方米大关,楼市全面遇冷。临近年末,供求两端都受到宏观调控影响显露出一定疲态,火爆行情降温,观望气氛增强,预计年末市场整体趋于平淡。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研究部副总监黄河滔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

不止是上海,北京的二手房市场同样区域“冷静”。据伟业我爱我家的统计,上周,北京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2137套,环比前一周下跌23.9%,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38.5%。链家地产市场研究中心的统计称,上周,北京二手房市场的成交量为“十一”长假以来的单周新低。

有观点认为,这只是暂时的“降温”,中新社报道称,政商界多位人士预测:2014年中国一二线城市房价将持续上涨态势。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12日在2013央视财经论坛上表示,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态势,明年仍将延续。因为房屋的产出需要一个过程,思路的调整也需要一段时间,供不应求的状况不是在一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他表示不赞同明年一二线城市房价下降的判断。

保利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广菊指出,总体而言,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会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她认为,一二线城市,特别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由于聚集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房价还会持续上涨。而省会等二线城市因为既有不断增大的需求,同时也存在去除库存的压力,所以供求关系将趋于平稳,房价也会平稳增长。不过宋广菊表示,三四线城市由于需求不足、供应量过大,房价在2014年有下降的压力。

这种不同城市间的分化状况得到了多位专家的认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指出,目前由于市场分化明显,很难总结整体楼市的涨跌。她认为,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增长速度将很难超过今年,同时分化依然延续。

多位专家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明年楼市调控政策会出现相应变化。

如何才能建立更加有效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呢?怎样的调控机制才能发挥长效机制的作用呢?《中华工商时报》指出,政府必须从主角转变为配角。

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城市和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将不能再直接投资。即便需要政府投资的领域,也要尽可能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政府投资扮演药引子的作用,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到城市化、特别是城镇化建设中来。譬如土地收益,就应当主要用于公共服务项目和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与创造方面,用于公用事业的发展,以及消化政府已经形成的债务。其他的,全部交由市场去解决。

在此基础上,对不符合市场化要求、损害公共利益、违反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的行为,予以监管和查处,使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能够更加符合市场化要求、符合公共利益需要、符合国家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需要。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