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宽松货币救不了中国经济   [8265]
  大上海的安全漏洞   [7441]
  股市井喷时别只记得欢呼   [5237]
  “拯救”中国大兵   [5402]
  华府专家谈台湾选举:两岸...   [5027]
  高速公路还贷到期岂能继续...   [4476]
  腾讯及电信下属动漫网等2...   [7857]
  超标办公楼是在挖谁的“墙...   [7104]
  存款保险制不是“狼来了”   [8435]
  中国:坚定推进大学校长职...   [7194]
  开进波士顿的中国地铁   [6724]
  “沪港通”会是下一个“自...   [7286]
  环球时报社评:国际油价狂...   [7047]
  中国:银行换“芯” 收费...   [6923]
  中国拿什么向贫困宣战?   [5717]
  中国游客 你乱扔矿泉水瓶...   [4719]
  千亿美元旅游逆差提出什么...   [8221]
  中国:“房市不限购就健康...   [7207]
  境内“打虎”,海外“猎狐...   [5803]
  黄金价格下跌或与经济改善...   [7158]
  美企赴华PK中企来美 两...   [7495]
  阿里巴巴上市观察:颔首低...   [6704]
  苏格兰启示录:分离总是有...   [6441]
  中国:公车拍卖不能变成“...   [7064]
  房祖名吸毒之错该不该归咎...   [6819]
  “倒韩”新波 公共辩论的...   [5596]
  中国:下班途中买菜出意外...   [8552]
  美国“高铁梦”成了“世界...   [7224]
  中国:北上广深楼市的“限...   [7099]
  抗击埃博拉:“关键时刻,...   [5633]
"请不要相信这人的话!"——德国的冷记忆与热反思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2/22/2014      点击次数:4219

近日,与德国一商人谈及纳粹历史,竟话不投机。商人未否认纳粹罪行,但称胜王败寇,胜者撰写的历史存在偏颇。商人去后出现意外情况:邻桌一名看上去十六七岁的德国姑娘走到记者面前很认真地说:“请不要相信这人的话!”
 
商人和姑娘截然不同的历史观,可作为德国人近年来对纳粹历史两种态度的写照。前一种人在德国社会属少数,他们以种种借口试图减轻德国人的历史负疚感,想早日终结那段沉重的历史记忆。而德国政界、学界和民众间的主流思想,则是记忆不能终结,不断反思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
 
德国认真检讨历史已成为国际榜样。但战后近70年,德国人的反思之路也走得曲曲弯弯,不时遇到挑战。
 
战后的头20年被一些历史学家称为德国反思的“沉默时代”。
 
直到1963年底,西德开始审判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犯下大屠杀罪行的党卫军军官,纳粹大屠杀暴行首次进入德国民众视野。1968年的学生运动,更是打破了德国战后一代的集体沉默,掀起了一轮历史反思的浪潮。
 
因参加反法西斯抵抗运动被迫流亡的社民党人维利·勃兰特,1969年当选西德总理后,以他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的“惊人一跪”,为德国检讨战争历史翻开了新篇章。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德国学界对纳粹攫权、独裁、二战爆发根源以及大屠杀等课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但是,当时为纳粹辩解的想法在联邦德国民众中仍有相当影响。
 
在此背景下,西德总统魏茨泽克于1985年5月8日欧战结束40周年之际发表里程碑意义的讲话,强调“谁不反观历史,就会对现实盲目。谁不愿反思暴行,将来就可能会重蹈覆辙。”
 
之后,德国人对纳粹历史的反思进一步拓展,并于90年代中期开始触及敏感话题:第三帝国国防军对犹太人、战俘和被侵略国平民犯下的罪行。围绕这一话题的激烈争议几乎涉及德国每个家庭,撼动了德国不少人存有的“纳粹暴行与我无关”的想法。
 
近十几年来,德国的历史反省逐步面临人口老化的挑战。越来越多战争亲历者老去,战乱的亲身体验和痛苦回忆逐步让位于年轻人从教科书、集中营纪念馆、纪录片等处获得的间接经验。对纳粹罪行不断深化但又常有争议的“热”反思,逐步让位于已规范化但又不再那么感情纠结的“冷”记忆。
 
去年3月份德国电视二台播出《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二战反思三部曲曾引起热议,不少德国年轻人在接受电视采访或网上留言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我的祖辈对自己战时的所作所为始终保持沉默?为什么只听到集中营幸存者的倾诉,而鲜见当年肇事者和追随者站出来反省?
 
有疑问就有希望,有深刻反思才会避免重蹈覆辙。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