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日前决定,向社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这被视为中央政府首次晒出“权力清单”、亮出“权力家底”。截至目前,75个部门中,包括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国税局等近50个部门,已经在各自的官网上,均挂上了诸如题为“某某部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的目录,各个部门所具有的权力职能,清晰可见。
晒权力清单,并不新鲜。它是近些年来,中国政府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政府动作,在大陆的很多地方政府网站上,早已公布了从市长官员到部门机构的职能所在,行政审批事项,涵盖其中。
此次不同在于,它首先在中央政府层面,是政府“简政放权”着力经济转型、“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李克强语)的实际动作;是李克强履新之初的约法三章“将国务院各部门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1/3以上”的兑现清单。
而从公布内容来看,审批事项大幅缩减,设定依据具体明确,审批对象一目了然,企业、单位乃至一般大众,均对相关部门的权责所在,明确权力的边界,对权力“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前者,体现出政府的公共服务属性。后者,有利于公众对权力的监督。
行政审批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最高时多达4100多项。重重关卡不仅损害了效率、禁锢了市场活力,更严重的是,审批权常常被异化为盖章特权,极易形成行业垄断,并给权力寻租以可乘之机。近日落马的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祝作利,被调查内容之一就是其主掌陕西发改委期间,手握上百亿的资金审批权,几乎每天都有项目审批。
眼下的这场行政审批改革。从取消的事项数字,到事项内容,一般公众或许难以感知变化,其效果如何,也只能在未来的实践中检验。但中央政府公布“权力清单”已表明改革正在逐项启动。
压缩权力空间,释放了改革红利,也必然触动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这是在啃改革的硬骨头。另外,一些事项撤销审批后,还需有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换言之,没了审批,监管要跟上,不能形成“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非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