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微信收费之争当回归市场   [3959]
  中国股市改革红利何在?   [6983]
  非典十年,救赎仍未完成   [5213]
  牺牲亲属移民将产生“负能...   [7165]
  让暴行曝光,欢迎为东京审...   [5737]
  一群死猪的“奇幻”漂流   [6207]
  中国楼市“亚健康”牵动世...   [7353]
  关注中国两会,期待更多“...   [7583]
  市长可以不跪留   [4792]
  扶贫特区须走出扶贫怪圈   [5109]
  奶粉限购该让谁脸红?   [7243]
  春节不要虚火要真火   [3629]
  拯救天空 中国不能再耗6...   [8075]
  油品致霾,是谁在“要钱不...   [6454]
  山口访华,中国应对展现“...   [7263]
  第二任开启 奥巴马站在历...   [5708]
  社会心态蓝皮书PK国家健...   [5719]
  开源节流是美国未来的主旋...   [6509]
  美国“对华陷阱”,无法掀...   [4618]
  突击花钱是否违规,解释权...   [7992]
  中华文化应有自己的“圣诞...   [5071]
  还有多少“官亲”在楼市吸...   [8463]
  韩国女总统“知华”未必“...   [5018]
  朝鲜放卫星 制裁有何用?   [7451]
  从两个词解读“习时代”内...   [6205]
  人民币升值难持续???   [4803]
  “房婶”生财“无间道”引...   [6059]
  华裔国会众议员的“阴盛阳...   [6423]
  怎样留住富人的消费   [6751]
  穿上“洋马甲”救不了乳品...   [4817]
“中国制造”不怕苛责
来源:侨报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2/6/2014      点击次数:8447

近日,接连两起事件引发大陆舆论热议。中国制造的新舟飞机发生一起事故;英国知名跑车厂商阿斯顿·马丁召回17590辆问题车以修复安全隐患,原因是负责该批车次油门踏板的中国企业使用了“山寨材料”。两起事件让舆论矛头均指中国制造不堪。

“肇事”的一家深圳企业被指使用了下级供应商的“假冒品”,不管其是否造成安全事故,或者质量如何过硬,假冒品就是假冒品,相关企业难辞其咎。而新舟飞机究属产品质量问题,需要专业的调查结果说明。但舆论在真相未明,且系个案情况之下,便给整个“中国制造”冠以“山寨”、“伪劣”的标签,并大加批判,确实过了头。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凭借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巨大优势异军突起,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而由于处于产业下游,分包商、代工厂只能想方设法压缩成本、偷工减料,才能将利润最大化,这种情况下伪造品的出现不难理解。但在国际贸易竞争格局之下,“中国制造”的问题也不可避免的被刻意放大甚至抹黑,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众矢之的。

实际上,“中国制造”的另一面是正在以它的质量不断赢得市场。五角大楼前不久已取消了将“中国制造”零件用于美国新一代武器制造的有关禁令,原因就在于“物美价廉”。而总体上,中国出口产品的性价比在全球市场上仍处于中上游水平,否则也不可能撬开壁垒森严的各国国门畅销数十年。

“中国制造”的问题在于,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加快产业升级的速度,从产业下游向中上游发展,只有用原创品牌和优质产品,才能在市场上赢得尊重和发言权。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制造业洗牌的局面下,“中国制造”升级换代恰逢其时。谁都不是天生完美,英国是世界工厂的鼻祖,“英国制造”也曾是廉价商品的代名词,如今却成了“高大上”的抢手货。如此观之,选准了定位,“中国制造”有朝一日总会发光,引人自豪。

对发展中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舆论的评判应客观、理性,不能一出问题就上纲上线,切勿以偏概全。当然,“中国制造”需要呵护、鼓励和支持,但也不怕挑剔与苛责。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