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长江鱼们的眼泪   [3736]
  该给“刘洋热”降降温了   [4093]
  希腊真会出局吗?   [4726]
  破除隐性歧视 华人还任重...   [3307]
  不结盟求聚力 “上合”...   [3281]
  让敬业成为习惯力量   [5603]
  官员“平民秀”为何受关注   [3859]
  不舍“小家” 才有“大家...   [1632]
  敢于承担责任的英国银行咋...   [3265]
  万达并购:美中文化交流期...   [2904]
  大学无需“造富榜”攒名   [3924]
  政策市,靠不住   [5041]
  缺乏公民意识 改“村”为...   [3695]
  要入名校,请先寄身公厕   [5436]
  中国股市应实现“四个平衡...   [6874]
  货币存量决定房价走势   [5391]
  中国人“围观病”何以百年...   [5109]
  高校减招能提升教育质量吗...   [3794]
  怎样打赢“稀土保护战”?...   [4172]
  “烟草”得奖,“科学”蒙...   [4908]
  如何跑赢“老龄化”   [3502]
  意大利赴华打假思考   [4329]
  家族企业别被“世袭制”难...   [3078]
  开放的中国需要开放的国籍...   [2316]
  学雷锋要有新意   [4518]
  成也山寨 败也山寨   [2048]
  赴港产子疏与堵   [3941]
  欧债危机给中国的警示   [1461]
  公车限行还应“限购”   [1072]
  日本为何逢“春节”就拿钓...   [2104]
以色列外交官罢工因“差钱”
来源:中国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3/23/2014      点击次数:5823

在不少人眼中“高大上”的外交官,也会为钱发愁。近日由于劳资纠纷,以色列外交部员工史无前例采取全面罢工,导致以驻外使领馆全部关闭。这是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外交人员发起的首次全面罢工。为实现全面罢工,外交人员并关闭102个以色列驻外使领馆及机构,令以色列与各国及联合国的多数外交工作陷入瘫痪状态。

作为以色列外交部长的利伯曼,称此次罢工是“不负责任的”,是“一个不幸的决定”,工会的人“昏了头了”。并表示将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来减少罢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危害。不过,利伯曼的批评显得有点太过激烈。事实上,作为利伯曼自己,心中一定是特别的恼火儿。

作为以色列国内的“议会制”政体产物,以色列各个部长往往都是经过选举之后,执政联盟的各派政治力量协商的产物。利伯曼在上次议会选举中,与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搭伴”,将两人的“以色列家园党”与“利库德集团”组成联盟,一起参选。本以为“人多力量大”的两人,谁知却在大选之后损失巨大,原先估计的拿到议会四五十席,却只得到了三十多席。不得已两人只能同中间政党组成联盟,而本来想做“副总理”的利伯曼也只是分到了一个外交部长。

然而就连这个外交部长利伯曼也没有坐稳坐热。去年利伯曼刚刚走马上任就官司缠身,以色列总检察长耶胡达·魏因施泰因以欺诈和失信罪对利伯曼提起诉讼。好不容易在经过了“对簿公堂”之后,利伯曼希望能够“一展身手”,谁知又来了这次大规模的外交部罢工事件,让利伯曼实在是霉运连连。

不过利伯曼也应当为此次罢工负责,毕竟是在他治下外交官们几乎全体“罢工”。其实在去年开始,以色列外交部就已经开始出现了罢工的前兆,当时已经有外交部工会在小范围和局部时间内开始了罢工,以此同以色列财政部谈判,要求“加薪”。不过谈来谈去,一年过去了,谈判不仅没有结果,而且以色列财政部事实上终止了谈判。当劳资纠纷会谈以失败告终之后,以色列外交部员工从本月5日就开始放缓一切领事服务,准备举行罢工,以色列外交工作由此受到影响。局部小范围的“示威”无效,这让以色列外交部工会的领导人们十分愤怒,罢工事件也就十分正常了。

不过可能国人无法理解,一个“高大上”的职务工作,怎么就能“缺钱”呢?确实,在以色列国内,做外交官是十分不容易的。以色列外交部会有招聘的信息,应聘者往往很多,但是被选中者却寥寥。这样,以色列外交官也确实是“高大上”的工作。然而,以色列外交官的工资实在是比较低。根据以色列外交部工会的数据,外交人员要求每月的工资在6000-9000谢克尔(约合1700-2600美元),在过去的15年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外交官由于工资太低而辞职。要知道,以色列媒体去年曾经给出了一个以色列“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一个月10000谢客。这样,一个外交官连一个普通的白领工资都不如,这样看,确实很“差钱”。

当然,这个数据只是一面之词,毕竟以色列财政部给出了不同的统计,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以色列外交官的工资是一个月18000谢客左右,远远高于以色列外交部工会给出的10000谢客的标准。不过考虑到外交工作的特殊性,许多外交官都要“拖家带口”的上任他国,这点钱一平均,再算上房费车费,确实有点紧巴巴。

也许有人会说,以色列外交官驻外时候,可以拿点“灰色收入”,补贴家用。确实,“灰色收入”在以色列国内官场也存在。然而以色列外交部在过去十余年间,职权被后来成立的“公共事务和大流散部”以及“战略部”分割了不少。以色列外交部已经成为了“邮戳”部,除了提供领事服务和基本的外交功能之外,只能大大受限,“灰色收入”也就随之缩水。

不过以色列外交部选择在这个时候罢工,确实有点“不地道”。 如果罢工持续进行,那么接下来有25位外国领导人访问以色列的计划将被取消,其中包括罗马教皇弗朗切斯科原定于5月访问以色列的计划。下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就将召开会议,其中有多项涉及以色列的制裁草案,包括抵制“被占领土上犹太人定居点”生产的产品。如果以色列外交部罢工不能及时处理,那么以色列人就只能盯着日内瓦的会场“干着急”。

与此同时,巴以和谈已经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代表正在美国国务卿克里的组织下就框架草案讨价还价。在此刻以色列外交部“掉链子”,一下子让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吃亏不小。

另外,由于以色列人往往善于经商,其足迹也遍布世界各地。此刻外交部以及驻外机构罢工,肯定让以色列的外事和领事服务陷入停顿,对以色列公民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以色列外交部的罢工却并没有给自己“攒够人气”。不少以色列民众对于外交官罢工表示“不可理解”乃至“愤怒”,毕竟外交人员象征着一个国家,待遇再差也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再有“脾气”也不应该“绑架”整个国家。以色列各大媒体报道以色列外交部罢工基本上都是批评态度,以色列外交部工会也陷入了以色列舆论的“口诛笔伐”之下。

以色列外交部的罢工凸显出了以色列外交系统长期以来在薪金数额、职能划分等方面的矛盾,因此外交官们“罢工”也情有可原;但是作为以色列国家的关键部门,在关键时刻全体罢工,还是让以色列在国际舞台陷入危机,也让外交官们自己深陷舆论的批评之中。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