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打黑,更要打掉刘汉们的“...   [4812]
  民间借贷,春天真的来了   [7528]
  “中国式扫黄” 背后的灵...   [7078]
  文物回归,哪种方式最好?   [6151]
  “中国制造”不怕苛责   [8447]
  习近平的威权为体与亲民为...   [7113]
  七成美国人分不清约会与消...   [6358]
  泛政治化也会“一无所有”   [5223]
  中国软实力:增强不难,贵...   [6074]
  读书的总统   [6395]
  中国房产泡沫不能全怪伯南...   [6903]
  美国也重理轻文?   [5796]
  2014年中国一二线城市...   [7094]
  遏制公款吃喝关键在约束权...   [6223]
  美购物季节 亚裔成为消费...   [4717]
  学生成绩差 教师加薪可否...   [6349]
  美国消费者恢复消费信心   [4256]
  美国男性是视觉动物?妻子...   [5852]
  奥巴马医改伤害奥巴马   [4698]
  恒大崛起能否拯救中国足球...   [8063]
  金融专家:人民币国际化尚...   [8221]
  李嘉诚走了,罗杰斯来了 ...   [9470]
  谈钱如何不伤感情?霍家应...   [7254]
  官员欠账吃猪蹄是哪种“风...   [4087]
  中国“绿卡”别中看不中用   [7013]
  中国客踏草坪——宾至如归...   [4582]
  危机现曙光?奥巴马与国会...   [6625]
  中国改革需要超越“区”观...   [4172]
  在天安门广场能看到什么   [6331]
  双汇收购案 能否为中国带...   [7282]
财政花钱会让奶粉更安全吗?
来源:武汉晚报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5/5/2014      点击次数:5073

从北京市科委获悉,由科委立项、市财政拨付给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1077.97万元即将到位,用于后者承担的“安全健康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研究与产业化”研发项目。据了解,政府为婴幼儿奶粉研发专门立项,并拨付大额资金,在全国还是首次。

一千多万元砸向配方奶粉,在政府的预算表里比无人机、纯电动车的经费都要多,可见时下几罐奶粉要做到营养安全,是相当的高难度。政府部门眼见国产奶粉不争气,主动关心下一代的口粮,这是好事;可用财政的钱就一定比用企业的钱更能保证奶粉安全吗?如果答案并不是百分百肯定,为什么要冒着浪费纳税人血汗的风险去推行呢?

从程序上看,这次北京市给三元的拨款似乎并不规范。就连新闻中也特别提到,“按规定政府立项的科研项目通常采用招投标确定承担单位”,选中三元是因为“已经建有企业自己的高水平研发中心,且产品没有出现过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在市场上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情况下,政府立项的科研项目只有通过竞标、在众多企业广泛参与的基础上择优选择,才谈得上公正公开。即便“定向征集”来的三元是绝对优秀者,一个合法而透明的程序也仍是必不可少的。何况这一千多万的预算,有着怎样的根据,按照什么标准制订,资金用途和流向又是什么,都语焉不详。

新闻中还提到,研究团队不仅是三元公司一家,还涉及到“北京市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大医学部、中国农大、首都儿科研究所的一些专家,国内多个妇幼保健医院等”,这就表示除了企业,还有政府科研机构、医疗单位会用到这笔钱,项目参与的主体比较复杂多样。那么今后追踪与监督拨款经费的使用情况,考察这笔公共财政投入的收益与回报,是不是要在政府信息公开中进行详细的说明及解释?

对于行政之手该不该干预企业的发展,已无讨论的余地。可用财政的钱去给企业搞研发新产品,之后企业再把产品投入市场获利,这种做法对同业竞争似乎谈不上公平。尽管打出的旗号是研制“安全健康”的婴幼儿奶粉,但很明显即便真有成果,也不会拿来跟所有奶粉企业共享,而是成为一家企业的专属,需要消费者花钱去买。这似乎又不符合公共财政的本意。

所以,政府部门为什么不能先当好守夜人,查漏补缺,把中立监管者的本分尽到,至于研发产品等等,完全是企业自己分内的事,没人给钱也会去做。若实在以公共福利着想,政府项目经费就应当公开竞争,所获成果就应当普及推广,让技术更新带来质优价廉,让整个行业自行优胜劣汰,这样才能使民众真正受益。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