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长江鱼们的眼泪   [3736]
  该给“刘洋热”降降温了   [4093]
  希腊真会出局吗?   [4726]
  破除隐性歧视 华人还任重...   [3307]
  不结盟求聚力 “上合”...   [3281]
  让敬业成为习惯力量   [5603]
  官员“平民秀”为何受关注   [3859]
  不舍“小家” 才有“大家...   [1632]
  敢于承担责任的英国银行咋...   [3265]
  万达并购:美中文化交流期...   [2904]
  大学无需“造富榜”攒名   [3924]
  政策市,靠不住   [5041]
  缺乏公民意识 改“村”为...   [3695]
  要入名校,请先寄身公厕   [5436]
  中国股市应实现“四个平衡...   [6874]
  货币存量决定房价走势   [5391]
  中国人“围观病”何以百年...   [5109]
  高校减招能提升教育质量吗...   [3794]
  怎样打赢“稀土保护战”?...   [4172]
  “烟草”得奖,“科学”蒙...   [4908]
  如何跑赢“老龄化”   [3502]
  意大利赴华打假思考   [4329]
  家族企业别被“世袭制”难...   [3078]
  开放的中国需要开放的国籍...   [2316]
  学雷锋要有新意   [4518]
  成也山寨 败也山寨   [2048]
  赴港产子疏与堵   [3941]
  欧债危机给中国的警示   [1461]
  公车限行还应“限购”   [1072]
  日本为何逢“春节”就拿钓...   [2104]
中国房地产会崩盘吗?
来源:侨报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4/20/2014      点击次数:8395

过去10年里,有关中国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的预测此起彼伏。但是,所有这些预测无一例外都落空了——在过去十年当中,中国大陆的房地产价格普遍上涨5倍以上,个别地区甚至上涨10倍!现在,中国大陆各主要城市的房价上涨开始乏力,房价似乎真的见顶——来自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个,持平的城市有10个,上涨的城市有56个。在继上月环比价格上涨城市跌至57个之后,3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城市个数再次降低,房价未涨城市的个数达到2013年以来的最高。消息一出,关于中国房价会不会降、中国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崩盘再度成为热点话题。尤其是伴随着中国放慢经济增长速度的消息,在资金收紧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将首当其冲。

要厘清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判断中国房价是否有泡沫。答案显而易见——不仅有泡沫,且比较严重。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这两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对于自住型购房者,房价在家庭年收入4-8倍之间比较正常,而中国房价普遍相当于家庭年收入的十几倍甚至超过20倍。中国自住型购房者的痛苦指数已经高出警戒线,由此催生的房奴和蚁族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民生问题。而对于投资型购房者而言,房价租金比这一指标更值得关注,一般而言,房价租金比的正常数值在192倍到240倍之间是合理区间,然而,在北京等一线城市,一套月租金5000元人民币的房产,售价往往在300万元以上,房价租金比超过600倍;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的这一数值更好看一点——以近期因政治副中心概念而备受关注的保定为例,月租金1500元的房产售价在60万元左右,房价租金比在400倍左右。高达600倍的房价租金比,意味着房产投资的年化投资回报率低至2%以下,这不仅低于各类投资理财产品,甚至比3年期定期储蓄的利率都低了一半多。

泡沫严重,是否意味着中国楼市马上要崩盘?在这个问题上,两大阵营旗帜鲜明。认为中国房地产即将崩溃的代表人物包括牛刀等媒体分析人士。他们认为中国房地产即将崩盘,房产价格至少要跌去一半,甚至会重蹈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覆辙,房价跌至峰值的20%,或者像香港房地产价格在亚洲金融危机后那样跌至峰值的30%以下。房价崩盘还将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中国经济陷入危机泥潭。但是,崩溃派的论证逻辑往往会落在国际资本做空中国,美元狙击人民币这样的阴谋论论调之中,日本、香港的历史先例是他们论证过程中最站得住脚的部分。但中国毕竟不是日本,中国在货币政策上的独立性以及对于国际贸易资本账户的管制,都为中国经济构建了防火墙。

另外一部分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则认为中国房地产去泡沫化的进程整体可控。风险可控派认为,当房价大幅下跌,大城市里会有新购房者进入市场,从而稳住房价。中国的城镇化战略将使得这些城市的人口状况能够支撑对住房的内在需求。如有必要,政府也可以进入市场,收购未卖掉的房子并用作社会保障住房。他们更进一步认为,即使房价下跌50%以上,中国也不会爆发金融危机,商业银行仍可存活。支持上述判断的理由包括,首先,从全国范围看,抵押贷款在商业银行总资产中所占比例约为20%。其次,银行可以出售抵押品收回部分资金。最后、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中国政府还有最后一招——可以像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初那样进行干预,将不良贷款从银行剥离出去。

遏制房价快速上涨,是中国政府的政策目标,但是如果房价下跌过快过猛并进而重挫中国经济,则不仅有悖政府目标,而且将使公众受损。因此,在房地产问题上,中国其实处在一个两难的选择中:打压房价不仅伤及地产商,也伤及整体经济,但维持高房价,伤害的是民生,以及长远的经济前景。因此,挤破泡沫,应是一个痛苦但是必须的过程。
当然,一个理想的房价下降模式一定是软着陆。但中国会有这样的好运气吗?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