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涨工资最幸福”的启示   [7094]
  要“幸福”,先扫拦路虎   [5537]
  三一状告美国:中企不能再...   [7248]
  收入分配改革须靠民众   [7258]
  中国增资IMF,应防份额...   [6847]
  不仅要为痴呆症正名 更需...   [4524]
  星巴克的“大瓷大杯”   [4582]
  堕胎背后,是失败的性教育   [6952]
  幸福,不是问出来的   [6085]
  高速路拥堵: 世上没有免...   [5832]
  大陆:节假日要休假更要休...   [4263]
  购物卡实名制乱象背后:单...   [6423]
  大陆应谨防妖魔化“捐精”   [6275]
  大陆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   [3143]
  中国教育去行政化要落到实...   [4762]
  默克尔为何主张紧缩救欧洲...   [7305]
  面对强悍的360,百度真...   [9374]
  西安大造人工湖 “重回盛...   [5212]
  中国签证新规无碍华人身份...   [7204]
  游客行为事关国家形象,政...   [6371]
  中国人别对房产税寄望过高   [5029]
  是时候重温奥林匹克精神了   [3974]
  “扶老人恐惧症”之解   [2584]
  中国外储会在5年内耗尽?...   [7438]
  让球沉疴,该休矣!   [3967]
  中外合作办学 大胆前行   [6018]
  中非交流,企业先行   [6431]
  华人应如何看待种族歧视问...   [2759]
  救救“道德落水者”   [4693]
  中粮食浪费何其惊人   [5938]
中国“绿卡”,提升国家实力的象征
来源:荆楚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6/2/2014      点击次数:4113

“万人计划”全面实施,留学归国人数再创新高,第二个中国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火热开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才发展一路稳步疾行,成果斐然。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中国急需各类人才,大批的精英公派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习和生活,让很多留学人士不愿再回到祖国,最后取得美国等国家的永久居留权,俗称“绿卡”。为什么当时的绿卡能吸引众多人的目光?笔者认为一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当时的经济综合实力方面远超国内,吃穿住等方面的优势是不能否认的;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技术方面领先国际,外派留学回归人士,即海归,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的确发展了卓越的贡献,这种镀金的思维到现在都还存在;三是西方势力的渗透,不断的鼓吹政治优势,让许多崇尚“自由”的年青人向心中的圣地前行。这些可以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清晰的看到那一股股的浪潮。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的格局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国累积的不仅仅是社会财富,投融资平台、创新发展平台不断搭建,而此时的西方发达国家却正深陷经济危机中。进入本世纪,留学归国人数逐年递增,同时国外的精英们也一起进入国门,这只能说中国的发展潜力很大,中国的实力正一步步的在加强,否则是不可能吸引到众多的人才走入我国。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笔者认为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思想意识形态方面,中国尊重外国友人选择政治制度的自由,但中国不允许制造反华的任何行为;二是一视同仁,中国不排外,也不崇洋,正确的鼎力支持,错误的坚决抵制;三是人才的引进前做好调查,不能一窝蜂的来几百人,最后却没地方没岗位提供;四是人才引进后能否进行评估,优胜劣汰,让不适合的通过竞争予以调整,像市场资源一样,达到优化配置。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