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涨工资最幸福”的启示   [7094]
  要“幸福”,先扫拦路虎   [5537]
  三一状告美国:中企不能再...   [7248]
  收入分配改革须靠民众   [7258]
  中国增资IMF,应防份额...   [6847]
  不仅要为痴呆症正名 更需...   [4524]
  星巴克的“大瓷大杯”   [4582]
  堕胎背后,是失败的性教育   [6952]
  幸福,不是问出来的   [6085]
  高速路拥堵: 世上没有免...   [5832]
  大陆:节假日要休假更要休...   [4263]
  购物卡实名制乱象背后:单...   [6423]
  大陆应谨防妖魔化“捐精”   [6275]
  大陆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   [3143]
  中国教育去行政化要落到实...   [4762]
  默克尔为何主张紧缩救欧洲...   [7305]
  面对强悍的360,百度真...   [9374]
  西安大造人工湖 “重回盛...   [5212]
  中国签证新规无碍华人身份...   [7204]
  游客行为事关国家形象,政...   [6371]
  中国人别对房产税寄望过高   [5029]
  是时候重温奥林匹克精神了   [3974]
  “扶老人恐惧症”之解   [2584]
  中国外储会在5年内耗尽?...   [7438]
  让球沉疴,该休矣!   [3967]
  中外合作办学 大胆前行   [6018]
  中非交流,企业先行   [6431]
  华人应如何看待种族歧视问...   [2759]
  救救“道德落水者”   [4693]
  中粮食浪费何其惊人   [5938]
7000人旅行团,求你别毁中国形象
来源:侨报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6/1/2014      点击次数:6082

7000中国人“占领”洛杉矶、升国旗唱国歌、人均消费1万美元,为当地创收8500万美元……近日,广东一家直销公司组成的“霸气”旅行团凭着创纪录的规模和财大气粗的土豪做派,成功攫取了公众的眼球。

直销公司热衷策划旅行集会并不鲜见,也不单单是中国公司的专利。直销特有的商业经营模式,需要不断拉新人入伙,由此产生巨大的游说成本。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种人多势众的海外炫富行为,名为业务研讨会、年度员工福利游,实际上是一种高调的商业炒作,目的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为企业造势,为员工洗脑。

虽然屡遭批评与不齿,“超级旅行团”这类炒作模式依然屡试不爽,其规模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原因就在于,直销公司善于在炒作中融入政治元素、社会热点,利用当前中国舆论中高涨的“爱国”情绪以及民众厌恶“炫富”的心理,甚至将批评的声音偷换成“媒体关注”,为了造势不择手段。

另一方面,“超级旅行团”也折射了一部分国民的心态。当美国开始与中国计较谁才是全球领导者,当越来越多的海外市场开始仰仗中国,部分中国人开始飘飘然,压抑已久的自豪感终于释放。无论是7000人“占领”洛杉矶,还是广场舞“占领”巴黎,其背后的想象逻辑是一致的——中国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本国、扩张至曾不可一世的国度。

然而,这只是一种喧嚣的假象,而非真实的影响力,甚至在给中国的海外形象抹黑。且不论这种来势汹汹的架势是否让美国人感到恐慌,单是其标榜受到盛情接待,难道不是送财童子的自欺欺人?而背后藏匿了多少文化碰撞更是不难想见。一个成熟的国家其形象是由许多细节组成,包括民众的生活水平、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价值观的输出等,而妄想用人多势众、财大气粗来制造影响力,那只能是一种粗鄙的时尚,会让中国形象跟着“掉价”。

此外,中国人近年在海外频繁遭遇安全事件,菲律宾、马来西亚近来都发生了针对中国游客的绑架事件,恐怕都与类似“人均刷卡1万美元”的炫富效应难脱干系。因此,无论从国家形象还是国民安全的角度,“超级旅行团”式的商业表演都称不上“爱国”,甚至是“误国”不浅,绑架了“爱国”,该适可而止了。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