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季度,中国A股走出了一波难得的“小牛”行情,上证综指更是升至2391.35点,创下一年多来的新高。纵观此次行情,“沪港通”是最不能忽略的催化剂。
所谓“沪港通”,是指上海和香港两地的投资者,可通过当地证券或经纪商,买卖对方在限定范围内的上市股票,也就是沪、港股市之间互联。这个概念其实已经不新鲜,早在2007年中国就推出过类似的“港股直通车”,只不过因为争议太大而不了了之。但此次,“沪港通”着实风光了一把,带动大盘一路上行,A股股民也迎来了难得的“丰收季”。
“沪港通”给市场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往小了说,由于沪、港市场互联,投资者可以买卖对方股市的股票,两地股市将更活络,资金大量流入,交易规模提高,投资者多了投资选择;往大了说,上海和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强化,人民币交易量也将大幅提高,人民币作为国际交易货币的规模和地位将提升……哪一条,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但对于炒惯了A股的大陆中小散户来说,“沪港通”能带来多少好处,还不得而知,且在港股T+0(当天买入,当天就可卖出)制度、没有涨跌幅限制,还有做空机制的条件下,A股股民能否适应,更要打上个问号。
“沪港通”还未落地,大盘却开始了横盘整理,截至10月22日,大盘已连续出现下跌阴线,除了申购新股冻结资金的影响,人们对于利好兑现的担忧也可见一斑。对于A股多年来惯于炒作各种热点的传统,股民可谓深知,人们都在猜测,“沪港通”落地之日,会不会是短期大盘见顶之时,担忧情绪弥漫。
这不禁让人想起去年同期的上海自贸区行情,以当时的龙头股外高桥为例,其股价在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前三个交易日(9月25日)达到股价历史最高点——64.01(除权后)元(人民币,下同)后,便一去不回头,目前的股价仍在20多元,其他上海本地股如陆家嘴等走势也类似……
炒股要讲节奏,与其持股等着“沪港通”的靴子落地,不如先观望下,大盘无忧了再择机入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