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的财富谁也带不走   [8114]
  美国不当世界警察:化解叙...   [6107]
  苹果变平庸 美国创新力并...   [8443]
  中石油高管被查警示央企改...   [8402]
  阿里APP“来往”、网易...   [8253]
  中国何时能真正战胜日本?   [6053]
  微信骚扰用户、危及社会安...   [8347]
  书写汉字 亦可传承中国传...   [4917]
  中国人走出国门 可别“衣...   [5739]
  北京担心债务与房价危机共...   [6552]
  “只想和你睡觉”的富豪相...   [5925]
  投资保增长,宜舍“铁公机...   [6042]
  齐默曼案:应以和平来赢得...   [7059]
  “洋中药”受宠背后:窝里...   [6829]
  “江水泡饭”:千万别拿习...   [7314]
  “房产热”致经济危机,中...   [6324]
  从“高房价有利穷人”论透...   [5309]
  在美国卖肉夹馍并不易 公...   [7598]
  “股改”不是体面地抢钱   [6358]
  重视公共安全从公交车抓起   [4971]
  求职拼爹找“关系”愁煞毕...   [8361]
  重建中国人“资源观”当从...   [7072]
  少年“强”,则中国“强”   [4874]
  奶粉之战别靠最严标准   [6320]
  食品安全关乎大国形象   [7418]
  大陆乡村幼儿园仍处在监管...   [5109]
  中国不妨学学美国的外交战...   [6072]
  灾区救援需整合官民力量   [4752]
  留学生来美 不可因噎废食   [4227]
  面对禽流感 中国可以更从...   [6213]
中国游客 你乱扔矿泉水瓶了吗
来源:侨报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0/7/2014      点击次数:4719

每放一次长假,中国人天南海北出游一番,中国游客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就要被吐槽一回,这似乎成了一条铁律。尽管中国旅游法实施一年了,“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的边鼓一直在敲,呼吁改掉“中国式旅游”陋习的呼声从未停歇,这个十一“黄金周”依然曝光了不少乱象。

在日本,中国游客让小孩在洗手槽撒尿;在韩国机场,几位扫完货的中国姑娘乱插队;在俄罗斯,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中国面孔还不少。大陆各景点的情况更糟糕:国庆当日升旗仪式后天安门清理出垃圾3.5吨,泰山看日出的游客堆出一座“垃圾山”,峨眉山的清洁工攀到陡峭的绝壁上清理垃圾,天坛文物汉白玉石雕惨遭踩踏蹂躏……

乱扔、乱吐、乱刻、乱爬、乱踩、乱拍照、插队、喧哗、贪小便宜,旅游中这些乱糟糟的行为举止,让中国人冠上了“全球最差游客之一”的名号,令当地同胞汗颜。就在20多天前,在马尔代夫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提醒,中国公民“到海外旅游要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可试问,多少人真正做到了不乱扔垃圾?

其实不光是海外旅游,无论到哪里旅游,都得把文明谨记在心。一个中国人,在海外旅游举止粗鲁,固然会丢中国人的脸,有损中国人的形象;而当外国游客到中国游玩,看到一个个乱哄哄的景区,同样会觉得扫兴、失落,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的口碑也就慢慢毁了。

在一个社会里,如果大多数人都文明,少数人不文明,文明可以对不文明形成强势的谴责,进而同化它、改造它;问题在于,大陆社会目前不文明的力量依旧顽固,他们视若无人、我行我素、放任自我,像“染缸”一样侵染周围、教坏下一代,不仅污染了环境、家园,也污染其他人的视线、心情。这就很有必要动员全社会进行一场讲文明的捍卫战。

首先是刚性手段,不外乎法律与管理。旅游法已经有了,问题是缺乏惩罚细则,没有威慑力。正如在新加坡等国家,重罚是惩治不文明行为的重要手段,对于证据确凿、多次重犯的蓄意无礼行为,要拿出杀鸡儆猴的魄力来;同时,警示牌上的模糊标语应将处罚标准明晰化,重要景点的监控设备也要完善。对于不知情的偶犯行为,则在教育之后罚站岗执勤,就如闯红灯者要抓下一个违规者一样。在加州就有明文规定, 随地扔垃圾的罚款从10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外加 8到24个小时的清洁。 在马里兰州, 罚款甚至高达3万美元,还有可能入狱长达5年。 如此重的处罚,自然会起着阻遏作用。

其次是舆论力量。当前的舆论氛围是积极反省式的,大多数公众都向往一个文明有序的出游环境,对明目张胆的不文明行为痛恨有加,却也不排除一些意志薄弱者用双重标准要求自己和别人,或者说一套做一套。媒体既要发起净化行动,鼓励游客用新媒体手段曝光身边的不文明行为,也要组织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内化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文明意识。

最后是软性感化。西方国家推崇的“教养”,中国传统文化里也有个类似对应的词,叫做“礼”。讲规范、讲礼仪、讲秩序,这是东西方国家相通的。圣贤早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些传统的信条毫不过时,是解决当前种种现代病、让人心回归沉稳的药方。用传统文化安抚心灵,重焕礼仪之邦的风采,这是一项长期的国民教育课。

不可否认,社会陋习的改观需要时间。假如人人都睁大眼睛盯着,人人都从不随手扔矿泉水瓶做起,不雅的“中国式旅游”才会成为历史。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