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全球第二富”,不惊...   [5726]
  价格改革如何让群众吃上“...   [5227]
  中国社评:嘲弄朝鲜不是某...   [5389]
  消费者的大度,该怎么“笑...   [4953]
  西媒:中国大学生求职 不...   [7452]
  中国:职称评审改革,利益...   [7371]
  全球最糟糕航空公司排行榜...   [4823]
  紧缩之斧不应砍向英语课程   [7290]
  短线观点:美联储9月加息...   [6257]
  地球的空间真的不够用了吗...   [8237]
  中国:落实银行卡免费新政...   [6807]
  奔跑吧,中国人!   [5382]
  侨报:如何让“带薪休假”...   [7286]
  中国医疗资源,既患寡也患...   [7859]
  A股暴跌 隐含“救市悖论...   [6327]
  中国玩具出口:何时达到零...   [6312]
  谁宠坏了国际大牌:爱马仕...   [4797]
  专家:未来10年中国空调...   [6052]
  欧元失败就是默克尔失败   [5827]
  解决伦敦交通需要的不是自...   [6907]
  “互联网+”时代争当“中...   [6424]
  欧洲面临两大移民危机   [6528]
  中国:股市繁荣难当“稳增...   [7454]
  中国官员辞职何时不再是新...   [5320]
  中国股市与楼市的关系   [8724]
  “经济处方”难解决中国老...   [6703]
  美媒:中国女烟民4年增两...   [6874]
  出境游逆差巨大,如何吸引...   [6872]
  中国:彻底取消非行政许可...   [6271]
  中国谈:为了不能忘却的历...   [4104]
假货,共同的敌人需共同面对
来源:侨报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2/1/2015      点击次数:5973

在美成功上市、坐上中国首富宝座、在达沃斯演讲……意气风发的马云,不断创造着商业奇迹,也把他的电商帝国推向了巅峰。然而近日,这位阿里巴巴集团创办人却有点烦——他旗下的淘宝和中国国家工商总局杠上了。

这边厢,工商总局刚公布网购商品抽查结果指淘宝网假货率高达六成,那边厢,淘宝“小二”就指责工商总局某司长“违规、吹黑哨”,随后,工商总局让阿里集团“守住底线,克服傲慢情绪”,淘宝则宣布成立“打假特战营”……一来一往间,中国最大电商与行业最高监管机构大有剑拔弩张之势。孰是孰非,消费者也分成了两大阵营,有人力挺工商总局绝不姑息假货,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有人为淘宝喊冤,希望继续买到价格实惠的商品。

淘宝有风险,下单需谨慎。凡是混过“淘宝圈”的,大抵都有此感。目前,淘宝日均在线商品总量超过10亿件,涵盖了大多数的商品种类,可谓应有尽有,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冒牌货”。事实上,不仅是淘宝,假货也是一直令各大电商头疼的主要问题。甚至于,不止在中国,全球都深受假货之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假货的价值约超过2500亿美元,其中相当部分的假货被运往美国。2013年,美国查获的假货达到17亿美元。连最大的两家电商亚马逊和eBay也都与假货脱不开干系。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可能买到假货。这无疑给电商的信誉造成了不利影响,更让消费者蒙受损失。

如此看来,假货应是淘宝、工商总局与消费者共同的敌人。然而,在面对共同的敌人之时,各方为何不能同仇敌忾,反而打起了“口水仗”呢?当下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缺失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都成了“假货泛滥”的土壤。

尽管马云称淘宝只是给卖家和买家提供的交易平台,但平台也应有平台的运作规则,让什么样的商家进入这个平台,需要什么样的准入资格,是应该有一定门槛的。然而,在淘宝不断壮大的路径上,假货似乎又扮演了重要角色。从最初马云祭起免费大旗,向易趣宣战,到淘宝成功打败易趣并成为C2C领域的霸主,数百万商家功不可没。而这数百万商家的竞争力正是源于价格的优势。但随着店铺运营成本一路攀升,售假似乎成为一些不良商家迅速致富的捷径。尽管淘宝在打假上的力度在逐年加强,但多年过去,淘宝假货泛滥的态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到底是淘宝力不从心,还是并未真正尽力,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假货问题绝不是淘宝一个商家面对的问题。

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追根溯源,淘宝假货泛滥,也与旺盛的市场需求密不可分。“25块钱买到的劳力士,用脚指头想都不会是真的。”马云说得没错,正是一些消费者的贪图小利给了不法商家“以假乱真”的机会。每件商品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如果一味追求低价,甚至明知假货还妄图以不合理的低价购买,虽然赚到了一时的便宜,但纵容售卖假货扰乱了市场,最终还是要消费者买单。当然,在面对假货这个“敌人”时,监管更要积极介入。当下中国正是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年代,淘宝的迅速崛起与宽松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但需警惕的是,过分的放松也许可以提升企业发展的速度,却难以保证其发展的质量。无论是传统销售还是电商销售,都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需要有人对店铺的资质、商品的质量以及销售的过程加以监督,有形之手不能阻碍创新,但也绝对不能缺位。更重要的是,这个监管要科学合理,更要公开透明。

同时,不仅要严惩线上的卖假商贩,更要由此找出制假的源头,电商平台与警方、工商、质检、知识产权局等机构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线上的大数据与线下的严监管相结合,从根本上消除制假产业链。

无论如何,电商作为新兴产业,尽管正在飞速发展并占领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但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发展成熟,需要企业自身、监管机构以及消费者共同努力,戒掉浮躁,建立诚信,共同面对共同的敌人,去完善、去规范、去监督。这不单纯是为了某个企业某个领域,而是为了我们每个人,让我们的购物生活更加便捷,也更加安全。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