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全球第二富”,不惊...   [5726]
  价格改革如何让群众吃上“...   [5227]
  中国社评:嘲弄朝鲜不是某...   [5389]
  消费者的大度,该怎么“笑...   [4953]
  西媒:中国大学生求职 不...   [7452]
  中国:职称评审改革,利益...   [7371]
  全球最糟糕航空公司排行榜...   [4823]
  紧缩之斧不应砍向英语课程   [7290]
  短线观点:美联储9月加息...   [6257]
  地球的空间真的不够用了吗...   [8237]
  中国:落实银行卡免费新政...   [6807]
  奔跑吧,中国人!   [5382]
  侨报:如何让“带薪休假”...   [7286]
  中国医疗资源,既患寡也患...   [7859]
  A股暴跌 隐含“救市悖论...   [6327]
  中国玩具出口:何时达到零...   [6312]
  谁宠坏了国际大牌:爱马仕...   [4797]
  专家:未来10年中国空调...   [6052]
  欧元失败就是默克尔失败   [5827]
  解决伦敦交通需要的不是自...   [6907]
  “互联网+”时代争当“中...   [6424]
  欧洲面临两大移民危机   [6528]
  中国:股市繁荣难当“稳增...   [7454]
  中国官员辞职何时不再是新...   [5320]
  中国股市与楼市的关系   [8724]
  “经济处方”难解决中国老...   [6703]
  美媒:中国女烟民4年增两...   [6874]
  出境游逆差巨大,如何吸引...   [6872]
  中国:彻底取消非行政许可...   [6271]
  中国谈:为了不能忘却的历...   [4104]
中国人所买日本马桶盖大米产自本国 谁最该尴尬脸红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3/2/2015      点击次数:8912

事件回放

春节期间,有多达45万中国游客赴日购物,消费近60亿人民币,马桶盖成为今年热销品。家住杭州的王先生赴日本旅行,在大阪的电器商场,王先生惊奇地发现,马桶盖的外包装上赫然印着“Made in China”,产地竟是杭州下沙。另有消息称,有盘锦网友发帖,中国游客天价购买日本大米“一目惚”很像我们盘锦出口的“一目惚”大米又被买回来了。辽宁盘锦市农村经济委员会表示:确实以订单方式为日本种植一种名为“一目惚”的大米,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日本标准。记者调查发现,盘锦市场上售卖的同品种大米价格与游客从日本天价抢购回来的价格差距达25倍。(3月1日《辽沈晚报》)

担忧

温水煮“中国制造”

日本独资企业在中国生产马桶盖,用的是人家的技术、标准,如果说,确实有中国元素,不过是对“世界工厂”的诠释,你提供的仅仅是产业工人,甚至更多的是廉价劳动力。而真正的、真实的中国制造,或者说,未来的升级版中国制造,应该是具有自主研发技术,有自己的自主品牌,是中国“智造”,是中国创造,是中国创新。

温水马桶盖,正在煮着中国制造这只“青蛙”。“廉价劳动力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刘易斯拐点”已到来或即将到来,以劳动密集型为代表的中国制造渐渐丧失优势,中国的制造业正在“体力转向脑力”上爬坡。中国制造必须在新的历史阶段寻求捷径,破除瓶颈,逆势上扬,抢占制高点,否则,就会成为那只温水中的“青蛙”。

评价

别轻易贴媚外标签

在产品质量的标准上,本身就存在着国内国际“两张皮”的差异。以农药残留为例,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宋稳成博士曾介绍说,“现在我国的食品农药残留标准仅有807项,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有3338项,欧盟14.5万项,美国1万多项,日本5万多项。”很显然,食品安全标准过低必然会导致食品安全的低效。在其他产品质量上,同样普遍存在着这种标准化的差异。

作为世界制造中心,世界五百强在中国大多开设了生产线,都会贴上“Made in China”的标签,但出口与内销之间,却存在极大的距离。苹果手机等产品是由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生产线生产的,然而在价格与品质上,内外之间泾渭分明。对抢购“中国造”别轻易贴“媚外标签”。若没有真正的标准提高,以及由此培育广受认同的品牌声誉,解决国内产品价高质低的现状,消解消费者内心的恐惧与焦虑,那么“到日本抢购马桶”的现象就无以改善。

追问

谁最该尴尬脸红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谁最该脸红?具体是哪个部门,就不说了,你懂的。

先说质量问题。为什么中国的标准要比日本的“矮”半截?不独马桶盖,从吃到穿再到用、行等诸多行业的产品,中国自己的标准总比国际低,难道中国人就这么好凑合?中国的很多行业在执行政策时都存在“外严内宽”、“外高内低”现象。看样子,“有关部门”要对内对外一视同仁了。

再就是价钱的问题。在国内生产的同标准马桶盖,价钱可能是在日本购买的两倍。而经常境外旅游的国人,在日韩、东南亚购买香烟、名酒、服装、鞋帽等,不仅价格比国内便宜,而且保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还是需要“有关部门”解答并做主啊!

探究

追求品质消费异化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之后,老百姓的消费结构也在逐渐转型,消费文化在重塑和更新。

“跨国抢购”的背后,隐伏着消费者对商品质优价廉的利益诉求,不仅有经济意义,还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300元一公斤的“一目惚”大米显然是一种奢侈消费——“一目惚”大米不仅具有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功能,还具有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功能,从某种角度上已经被符号化了,成为一种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成为新富阶层赢取社会认同的一种工具。“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偏差消费文化的背后,实质上是新富阶层在身份建构上的迷失和错位。

扭转“跨国抢购”现状,既需要厂商坚守质量和安全防线、重塑市场信任,也需要对消费文化进行引导和塑造。只有摘掉“有色眼镜”,正视“跨国抢购”的爱与痛,消费行为才会更加理性。

三言两语

有的人去旅游,难道就是为了高价拎回来点自己的土特产?

——胡嘉金

这是一种常见的市场营销策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市场的需求差谋取利润。别乱猜了。

——桑杨宁

漂洋过海来看你,你却是漂洋过海来自中国杭州,这真是消费心理的严重扭曲。——孙庆祥

我真心真心的理解不了……是我没有钱买不起?还是就算真的有了钱也不会这么消费?理智很重要!——郁俊

反转剧!——方梦

谁是最“奇葩”的消费者?答:中国人。去日本买个马桶盖!买个吹风机、买个电饭煲、买个菜刀、买个保温杯、买个电动牙刷。

——李途瑞

这充分说明了现在中国市场监管很有问题,同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外买就放心,宁肯多出钱绕远路搬回来。不是生产不出好产品,而是国内市场不适合优质产品生存。

——王亮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