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药品价格改革:取消政...   [7322]
  中国股市不会听巴菲特指挥   [5196]
  导游为恶 谁在纵容?   [5012]
  中国:别再让消费者“雾里...   [7022]
  中国:以平常心看待公务员...   [7591]
  美“制造业回归”说易行难   [7414]
  世界不会有第二个新加坡   [7205]
  中国职业年金不应只有“体...   [5449]
  美国权力与智力日益脱节   [6177]
  俄罗斯新意识形态的历史魅...   [6812]
  中国:“买得起”应成楼市...   [6387]
  评论:从麦当劳看美国反“...   [6348]
  8成上海职场女性称未受歧...   [7459]
  治理官员“懒政”,要从小...   [6087]
  保加利亚新娘集市:十几岁...   [4795]
  韩国男性结婚平均花136...   [6174]
  中国人所买日本马桶盖大米...   [8912]
  刺破雾霾“穹顶” 关键在...   [5516]
  网络有禁区 触网当谨慎   [6044]
  经济利益和飞行安全,哪个...   [6205]
  赴韩整容,前面是捷径还是...   [6834]
  低油价考验拉美产油国耐力   [6114]
  终结“自愿加班”需动社会...   [4507]
  “舌尖上的安全”是社稷之...   [7893]
  假货,共同的敌人需共同面...   [5973]
  盖茨喝“粪”水,慈善就要...   [7554]
  “开党组会议讨论给领导送...   [6239]
  美国开征碳税正当其时   [7059]
  倒奶事件为何会发生在中国...   [7634]
  油价下跌将扰乱企业定价策...   [5227]
8成上海职场女性称未受歧视 月薪比男性少1380元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3/8/2015      点击次数:7459

职场上女性发展会遭遇“玻璃天花板”吗?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昨天(7日)发布的上海民生民意民情系列报告之“女性从业人员"劳动就业"状况”显示,不仅女性从业人员的工资性收入明显低于男性,女性从事管理性工作的比例也明显低于男性。

女性从业人员的工资性收入明显低于男性

受访者中,男性、女性从业人员的工资性收入分别为5872.60元/月和4492.13元/月,女性比男性平均低1380.47元/月。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一趋势在各年龄段中均相同(唯一例外出现在老年女性从业人员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30-49岁的人生黄金工作发展时期,女性的工资性收入与男性差距更大,达到2000元/月左右。这可能与婚后,女性需要照顾孩子,而阻碍其职业发展有关。

女性从业人员的工资性收入因养育孩子而明显降低

受访者中,男性从业人员在未婚、已婚无孩、已婚有孩三种状况下的工资性收入分别为4829.99元/月、6116.95元/月和6124.36元/月,女性从业人员在未婚、已婚无孩、已婚有孩三种状况下的工资性收入分别为4417.38元/月、5737.05元/月、4327.76元/月。这表明,男性和女性在结婚后,工资性收入都有明显提高,但在有子女后,男性的工资性收入并未受影响,但女性明显降低。

女性从事管理性工作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

男女从业人员从事管理性工作的比例分别为37.2%和25.8%,从中可以看出女性从事管理性工作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男性管理人员中,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比例分别为61.83%、31.86%、6.31%,而女性管理人员中,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比例分别为74.78%、22.12%、3.10%,这说明就算女性从事了管理性工作,也大多停留在基层管理级别,女性能进入中高层管理级别的比例明显少于男性。

女性从业人员的晋升机会明显少于男性。此次调查还发现,男性、女性从业人员的晋升比例分别为52.5%和41.4%。

婚后女性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比例有明显下降

调查显示,男性和女性从业人员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比例分别为70.2%和67.8%,表明女性从业人员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比例少于男性从业人员。进一步分析表明,女性结婚后,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比例明显下降(降低近10%),但有子女后又有所上升。

结了婚但未做母亲的女性从业人员加班比例最高

虽然整体上女性(52.9%)从业人员的加班比例少于男性(60.2%)。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婚姻和养育孩子对两性的加班比例影响不同:婚姻和养育孩子会使男性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均有所减少,但对女性从业人员来说,结婚会明显促使她们延长工作时间(可能是住房的现实压力),但有子女后其工作时间又回到了结婚前水平(可能与母亲要花更多时间照顾孩子有关)。

女性加班却无法得到任何经济补偿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女性(30.2%)加班却无法得到任何经济补偿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25.8%),这表明女性在职场中依然处于更加弱势的境地。

近八成女性从业人员认为从未受到过职场歧视

有意思的是,同样在这份调查中,男性、女性从业人员从未受到过职场歧视的比例分别为77.1%和78.9%,这表明上海从业人员的职业歧视未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近八成女性从业人员从未受到过职场歧视的现状也提示上海较好的职场环境。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受到过职场歧视的女性人员中,学历是最严重的因素,而非性别本身。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