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打击“李鬼大学”要根除“...   [7447]
  陈光标的慈善正在广告化   [6962]
  翻出郭美美的“底牌”来   [7936]
  世界杯猜想   [7624]
  事业单位改革能否纠偏教师...   [6102]
  提升文化形象不能靠出国“...   [5232]
  落马官员为何多好“通奸”...   [5583]
  印度股市领涨劲头足 市场...   [7405]
  中国古玩市场 只见浑水不...   [4052]
  为“肥胖的中国”呐喊   [5318]
  高铁让新疆与北京更近   [6736]
  给企业减负,老话题要有新...   [5097]
  中国“绿卡”,提升国家实...   [4113]
  7000人旅行团,求你别...   [6082]
  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 买...   [7391]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是...   [6468]
  郭施亮:提防A股低市盈率...   [5303]
  财政花钱会让奶粉更安全吗...   [5073]
  洋奶粉有新规,国产奶粉何...   [5779]
  证监会为何如此“放纵”I...   [7265]
  中国房地产会崩盘吗?   [8395]
  去掉机关食堂的机关才是走...   [8221]
  “药儿园”事件引发的法律...   [7105]
  以色列外交官罢工因“差钱...   [5823]
  原油市场不放开难争国际定...   [7193]
  新闻分析:西方制裁能否压...   [5596]
  政府、央行该不该出手救房...   [4662]
  客机失联能警醒民航业吗   [6084]
  "请不要相信这人的话!"...   [4219]
  没了审批 监管要跟上   [5882]
刺破雾霾“穹顶” 关键在于打破利益格局
来源:侨报网消息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3/1/2015      点击次数:5516

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会“两会”开幕前几天,中国被央视前主播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的雾霾舆场笼罩,目前点击量已过亿。柴静以其独有的叙事方式,唤起了亿万长期“吸霾”的中国民众的共鸣,不啻是中国民众对环保意识的新启蒙教育。

消除雾霾,重塑蓝天,留住“Apec蓝”,已成为中国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继去年的“两会”之后,相信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防治大气污染仍旧是热议话题。

治理雾霾问题并非新话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之相伴而生的则是环境的污染。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东西方的比较上看,“资本逻辑”和“公益逻辑”总是一个矛盾综合体,资本的增值逐利本性从其诞生就一直存在,而环保、公益的逻辑则要求企业、政府用普惠的思维为公众的健康、权益诉求着想。

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都出现过雾霾遮日(如伦敦、洛杉矶)的现象。中国经历的这一阶段与经济体制转轨阶段高度重合。但绝不能说,西方走过的弯路,中国就一定要再走一次。时代不允许,民众也不允许。

柴静纪录片的意义在于将雾霾问题公众化,将这一关涉每个生命的呼吸的议题送到民众身边,唤起每个个体的“终极关注”。公民要参与,企业要担当起他们的社会责任,“穹顶”的“大锅”之下,没有漏网的特权者。

当然,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消耗大,能源结构也不合理,有一些企业环保意识差,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够有力,使得民众“吸霾”成为常态。

中国仍处于“污染爬坡期”,即将实现工业化中级阶段,既要发展、又要治污,其背后是“发展权”与“健康权”的博弈。但是,这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

因此,更令人瞩目的是,柴静纪录片点出了,中国雾霾问题之所以严重,利益集团要负很大责任。 一个现象是,柴静的纪录片上线后,在收获赞扬的同时,也遭到了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和辱骂声。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纪录片触碰到利益集团的利益。

与各方努力开出雷同的治污“药方”相比,官方重拳出击,破解大气污染的防治背后的利益格局的调整才是关键的改革方向。将“资本逻辑”与“健康逻辑”协同发展,才是除却雾霾,重塑蓝天的核心之举。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解决雾霾之困、穹顶之忧。

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中国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史上最严环保法”。我们期待,依法治污,铁腕执法,正在成为中国向“穹顶”开战的“新常态”。

当然,治理雾霾不仅是科技问题,也不仅是政府行为,每个生活在“穹顶”之下的公民都应参加到“雾霾战”中,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才能刺破雾霾之穹顶,实现自由呼吸的中国梦。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