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打击“李鬼大学”要根除“...   [7447]
  陈光标的慈善正在广告化   [6962]
  翻出郭美美的“底牌”来   [7936]
  世界杯猜想   [7624]
  事业单位改革能否纠偏教师...   [6102]
  提升文化形象不能靠出国“...   [5232]
  落马官员为何多好“通奸”...   [5583]
  印度股市领涨劲头足 市场...   [7405]
  中国古玩市场 只见浑水不...   [4052]
  为“肥胖的中国”呐喊   [5318]
  高铁让新疆与北京更近   [6736]
  给企业减负,老话题要有新...   [5097]
  中国“绿卡”,提升国家实...   [4113]
  7000人旅行团,求你别...   [6082]
  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 买...   [7391]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是...   [6468]
  郭施亮:提防A股低市盈率...   [5303]
  财政花钱会让奶粉更安全吗...   [5073]
  洋奶粉有新规,国产奶粉何...   [5779]
  证监会为何如此“放纵”I...   [7265]
  中国房地产会崩盘吗?   [8395]
  去掉机关食堂的机关才是走...   [8221]
  “药儿园”事件引发的法律...   [7105]
  以色列外交官罢工因“差钱...   [5823]
  原油市场不放开难争国际定...   [7193]
  新闻分析:西方制裁能否压...   [5596]
  政府、央行该不该出手救房...   [4662]
  客机失联能警醒民航业吗   [6084]
  "请不要相信这人的话!"...   [4219]
  没了审批 监管要跟上   [5882]
俄罗斯新意识形态的历史魅影
来源:安德烈•尼科拉索沃 英国《金融时报》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4/2/2015      点击次数:6812

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俄罗斯一直是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意识形态试验之一的实验场。但在共产主义崩溃后的25年里,其中大部分时间,俄罗斯政治丧失了指导思想。

一般的观察者或许看法不同。但听听俄罗斯政治家们讲话,你仍能听到上世纪伟大意识形态斗争的回音。俄罗斯的宣传官员毫无顾忌地称自己的敌人为“法西斯”(fascists)——这个被滥用的词最常用于蔑称乌克兰反对俄罗斯支持的叛军的人们。

然而,在俄罗斯的语境中,“法西斯主义”(fascism)并非指代一种意识形态,而仅仅是一种倾向。法西斯是那些从外面攻击祖国的人——不论他们信仰什么。在俄罗斯人熟知的“伟大的卫国战争”(Great Patriotic War)中,纳粹德国及其盟友被称为法西斯。但现在,这个词也被用来形容亲西方的自由派人士,包括已故的鲍里斯•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

显然,苏联解体导致了意识形态真空。曾经强大到要取代基督教的共产主义信仰已经消失。民主价值观本可取而代之,但它们的名声很快就被上世纪90年代私有化后发达起来的经济寡头的肆行无忌所败坏。在这场对共产主义集体财产的掠夺中,西方被视为一个帮凶。

有一段时期,这个真空被经济繁荣带来的消费主义思想所填补。只是到了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一场抗议运动才开始孕育一种新意识形态的雏形。俄罗斯人称之为“民主”,西方人也这样叫,但它并非一种能获西方自由主义者认同的思想。这场运动的领导人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反对腐败。但他也反对移民,而且利用西方人认为与极右翼思想有关的信条,这些信条很容易在街头巷尾流传开来。诸如“俄罗斯人的俄罗斯”(Russia for the Russians)等口号未必对每一个人的口味,但它们的吸引力绝对不小。来自前苏联南部加盟共和国的移民以及穆斯林高加索地区的俄罗斯公民,已成为宣传运动的受害者,而且通常也是暴力的受害者。

正是在此次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新国家意识形态的轮廓变得清晰起来。它的基础是对其辉煌历史的不切实际的怀念、对寡头们的憎恨、小资产阶级物质主义和排外主义。而其民族主义色彩正是拜俄罗斯人所认为的某种紧迫的外部威胁所赐。

毫无疑问,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讲俄语的人口中有许多人感觉自己受到了西方的攻击,即使受攻击者少于莫斯科方面所宣称的人数。而像二战中那样动员民众反对一个共同的敌人是俄罗斯最悠久的政治传统。

俄罗斯人在遭遇外部压力时才能最为强烈地感受到民族认同感。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市民可能会暴露出他们对西方汽车和其他进口优质产品的偏爱。但在俄罗斯,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感受到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尽管西方的制裁给他们带来不便,但这对于说服俄罗斯人不再支持普京政权的作用很小。

俄罗斯的新意识形态把欧洲的价值观视为其虚伪宣传的一部分,声称西方正在利用这套虚伪宣传将他们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追求合理化。西方人不应该在自己的价值观上做出妥协。但他们也应该意识到,经济制裁和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如果有这么一天)都不是应对俄罗斯新意识形态的正确方法。相反,它们是一个潜在的引爆器,可能把多疑的俄罗斯变成一个彻底的敌人。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