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宽松货币救不了中国经济   [8265]
  大上海的安全漏洞   [7441]
  股市井喷时别只记得欢呼   [5237]
  “拯救”中国大兵   [5402]
  华府专家谈台湾选举:两岸...   [5027]
  高速公路还贷到期岂能继续...   [4476]
  腾讯及电信下属动漫网等2...   [7857]
  超标办公楼是在挖谁的“墙...   [7104]
  存款保险制不是“狼来了”   [8435]
  中国:坚定推进大学校长职...   [7194]
  开进波士顿的中国地铁   [6724]
  “沪港通”会是下一个“自...   [7286]
  环球时报社评:国际油价狂...   [7047]
  中国:银行换“芯” 收费...   [6923]
  中国拿什么向贫困宣战?   [5717]
  中国游客 你乱扔矿泉水瓶...   [4719]
  千亿美元旅游逆差提出什么...   [8221]
  中国:“房市不限购就健康...   [7207]
  境内“打虎”,海外“猎狐...   [5803]
  黄金价格下跌或与经济改善...   [7158]
  美企赴华PK中企来美 两...   [7495]
  阿里巴巴上市观察:颔首低...   [6704]
  苏格兰启示录:分离总是有...   [6441]
  中国:公车拍卖不能变成“...   [7064]
  房祖名吸毒之错该不该归咎...   [6819]
  “倒韩”新波 公共辩论的...   [5596]
  中国:下班途中买菜出意外...   [8552]
  美国“高铁梦”成了“世界...   [7224]
  中国:北上广深楼市的“限...   [7099]
  抗击埃博拉:“关键时刻,...   [5633]
美“制造业回归”说易行难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4/8/2015      点击次数:7414

上周末出炉的全美3月非农就业数据出人意料地惨淡,甚至连今年1月和2月的就业数据也被同时大幅下调。更糟糕的是,美国就业市场在美元飙升背景下的大幅下挫,凸显出了美国经济对本国制造业重新依赖的巨大难度——“山姆大叔”希望借助本轮经济复苏实现“制造业回归”的计划,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说法,今年3月全美非农就业数据环比增长规模只有12.6万,远低于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的24.5万;同时,今年1月和2月的非农就业增量也被合计下调6.9万,这表明整个今年第一季度的全美就业市场形势较此前预期更加疲软。

尽管分析人士纷纷指出,严寒天气、全球需求低迷以及美国西海岸港口劳资纠纷都是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但同时公布的分项数据透露了其中的最主要因素:饱受美元走强之苦的全美制造业,今年3月的就业人数环比下降1.3万,降幅为2013年7月以来最高。

美元的一再走高是今年第一季度金融市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之一。数据显示,美元指数在2014年最后一周升破90关口后,2015年至今始终保持在该水平线上方,3月上旬一度突破100大关,触及10余年高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3月全美非农就业增量才降至2013年12月以来新低——强势美元对全美就业市场、乃至美国经济的破坏力,甚至比去年冬季肆虐全美的严寒天气还要强大。

事实上,“美国制造”(Made in USA)的回归从奥巴马政府的上一任期开始,就一直被作为美国经济本轮复苏的基础动力源泉来打造。过去十余年间,美国依靠半实体化的互联网行业和几乎完全虚拟化的次贷产品,希望在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保持高速经济发展模式,却因此先后引发危机。降低姿态、依靠制造业重塑经济是“山姆大叔”痛定思痛后的选择——过去4年美国制造业创造了62万个就业岗位,而这期间也是美国制造业20多年来首次实现可持续增长。

但现在,强势美元却通过就业市场的疲弱开始冲击美国经济,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仍处于对制造业的重塑过程中,诸多措施尚未到位。美国总统奥巴马2月25日就在白宫发表讲话时表示,美国必须要发展前沿的高科技制造业,才能在21世纪创造稳定就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国的劳动力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企业抵御成本压力的神经普遍脆弱不堪。

美国就业市场在今年第一季度的惨淡表现,无疑会令人对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如意算盘产生质疑。这样的判断,也使得金融市场对基于美国经济前景的市况更多采取一种即时评估的短线思维,而全美甚至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也将因此急剧增加。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