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勿让假日经济变为“宰客经...   [3452]
  唯冠咬苹果 两败俱伤   [2812]
导游为恶 谁在纵容?
来源:侨报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5/4/2015      点击次数:5012

大陆媒体近日曝光,云南一名女导游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因不满意游客消费低,大发雷霆,骂游客的道德、良心何在。言语之恶毒,行径之恶劣,着实让人气愤不已。

事件被曝光后,相关机构均迅速做出反应和处理,上述导游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平复了民众的不满。但令人揪心的是:游客“被伤害”事件为何屡屡发声?为何总在事件曝光后才引起重视?仔细想来,这背后折射出太多问题,并不能将此次事件视为偶然。

事实上,出门旅游本是件开心的事,但近年来中国旅游行业似乎并不太平,游客本应是放松和享受的出游频遭导游欺辱。而出现这类事件,不仅是导游的职业操守和法律意识存有缺陷,更暴露出相关机构监管不力和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不可否认,旅游行业现状正如导游在破口大骂时无意中道出的事实——游客不买东西,自己就没有收入。有业内人士爆料称,旅行社为了争夺客源,纷纷推出“零团费”等低价旅游产品,这样一来利润和导游收入多靠景点门票、游客购物提成。游客买的东西越多,他们的分成就越高。因此,游客不买东西,导游自然不会高兴。

诚然,对上述导游的恶劣行为,理应谴责。但取消低素质导游的从业资格,对整个旅游市场秩序的改善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旅游业的种种乱象也不能只把拍子打到导游身上。同时,低团费也并不是事件的根本原因,“高团费”也一样有游客被宰的现象发生。旅游市场恶意竞争一日不被遏制,这类事件依然还会继续发生。归根到底,这类导游无疑是在“纵容”之下结出的恶果。

从根本上讲,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并不是靠对旅行社罚款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监管机构履行职责,正视旅游业的利益需求,维护其基本权益。同时规范旅游市场,促使其规范经营、有序竞争。监管机构如果没有一个高效而严厉的处理措施,总是按照“不曝光不查处,一曝光就从严”亡羊补牢式处理方式,永远不能挽回这类事件发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所以,行政监管加上行业自律,才能让旅游业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如此,导游们就不需要靠游客购物“生存”了,更不会再有此类冲突发生了。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