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药品价格改革:取消政...   [7322]
  中国股市不会听巴菲特指挥   [5196]
  导游为恶 谁在纵容?   [5012]
  中国:别再让消费者“雾里...   [7022]
  中国:以平常心看待公务员...   [7591]
  美“制造业回归”说易行难   [7414]
  世界不会有第二个新加坡   [7205]
  中国职业年金不应只有“体...   [5449]
  美国权力与智力日益脱节   [6177]
  俄罗斯新意识形态的历史魅...   [6812]
  中国:“买得起”应成楼市...   [6387]
  评论:从麦当劳看美国反“...   [6348]
  8成上海职场女性称未受歧...   [7459]
  治理官员“懒政”,要从小...   [6087]
  保加利亚新娘集市:十几岁...   [4795]
  韩国男性结婚平均花136...   [6174]
  中国人所买日本马桶盖大米...   [8912]
  刺破雾霾“穹顶” 关键在...   [5516]
  网络有禁区 触网当谨慎   [6044]
  经济利益和飞行安全,哪个...   [6205]
  赴韩整容,前面是捷径还是...   [6834]
  低油价考验拉美产油国耐力   [6114]
  终结“自愿加班”需动社会...   [4507]
  “舌尖上的安全”是社稷之...   [7893]
  假货,共同的敌人需共同面...   [5973]
  盖茨喝“粪”水,慈善就要...   [7554]
  “开党组会议讨论给领导送...   [6239]
  美国开征碳税正当其时   [7059]
  倒奶事件为何会发生在中国...   [7634]
  油价下跌将扰乱企业定价策...   [5227]
导游为恶 谁在纵容?
来源:侨报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5/4/2015      点击次数:5012

大陆媒体近日曝光,云南一名女导游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因不满意游客消费低,大发雷霆,骂游客的道德、良心何在。言语之恶毒,行径之恶劣,着实让人气愤不已。

事件被曝光后,相关机构均迅速做出反应和处理,上述导游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平复了民众的不满。但令人揪心的是:游客“被伤害”事件为何屡屡发声?为何总在事件曝光后才引起重视?仔细想来,这背后折射出太多问题,并不能将此次事件视为偶然。

事实上,出门旅游本是件开心的事,但近年来中国旅游行业似乎并不太平,游客本应是放松和享受的出游频遭导游欺辱。而出现这类事件,不仅是导游的职业操守和法律意识存有缺陷,更暴露出相关机构监管不力和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不可否认,旅游行业现状正如导游在破口大骂时无意中道出的事实——游客不买东西,自己就没有收入。有业内人士爆料称,旅行社为了争夺客源,纷纷推出“零团费”等低价旅游产品,这样一来利润和导游收入多靠景点门票、游客购物提成。游客买的东西越多,他们的分成就越高。因此,游客不买东西,导游自然不会高兴。

诚然,对上述导游的恶劣行为,理应谴责。但取消低素质导游的从业资格,对整个旅游市场秩序的改善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旅游业的种种乱象也不能只把拍子打到导游身上。同时,低团费也并不是事件的根本原因,“高团费”也一样有游客被宰的现象发生。旅游市场恶意竞争一日不被遏制,这类事件依然还会继续发生。归根到底,这类导游无疑是在“纵容”之下结出的恶果。

从根本上讲,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并不是靠对旅行社罚款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监管机构履行职责,正视旅游业的利益需求,维护其基本权益。同时规范旅游市场,促使其规范经营、有序竞争。监管机构如果没有一个高效而严厉的处理措施,总是按照“不曝光不查处,一曝光就从严”亡羊补牢式处理方式,永远不能挽回这类事件发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所以,行政监管加上行业自律,才能让旅游业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如此,导游们就不需要靠游客购物“生存”了,更不会再有此类冲突发生了。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